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云南山梅花

云南山梅花

药材名称云南山梅花

拼音Yún Nán Shān Méi Huā

英文名Delavay Mockorange

别名西南山梅花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云南山梅花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iladelphus delavayi L. Henry.

原形态云南山梅花 落叶灌木,高2-5m。小枝带紫色,近无毛;树皮褐色,脱落。叶对生;叶柄长约9mm,被长柔毛;叶片卵形至狭卵形,长3-9cm,宽1-6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锯齿,上面近无毛,下面密生长柔毛。聚伞花序总状或伞房状,长约11cm,具7-11花;花梗长5-6cm,疏被柔毛;萼筒长约3mm,疏被柔毛或白粉,裂片4,紫绿色,近卵形,长约5mm,宽约4mm,先端渐尖,边缘和两面或多或少具柔毛;花瓣白色,菱状阔椭圆形,长约1cm,宽约9cm,先端微缺;雄蕊多数,长4-6mm;子房半下位,花柱长3-5mm,仅上端2裂,或连合至近柱头处,柱头4,长1-3mm。蒴果,4瓣裂。种子小,多数。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3200m的林下、灌丛中或村边道旁。

资源分布: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辛;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截疟。主跌打损伤;腰肋疼痛,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皮:有活血,止痛的功能,用于疟疾,挫伤。腰胁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狐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狐肉药材名称狐肉拼音Hú Ròu别名南狐、狐、狐狸来源食肉目犬科狐Vulpes vulpe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若尔盖、东北。性味甘、咸,温。功能主治

  • 毛根杜仲

    药材名称毛根杜仲拼音Máo Gēn Dù Zhònɡ英文名One-fathom Spindle-tre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六枝矛的茎及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

  • 小米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米柴药材名称小米柴拼音Xiáo Mǐ Chái别名牛屎柴、小豆柴、亮子药来源杜鹃花科小米柴Lyonia villosa (Wall.)Hand.-Mazz.,

  • 腐婢根

    《中药大辞典》:腐婢根药材名称腐婢根拼音Fǔ Bì Gēn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的根。全年可采。性味《福建中草药》:"苦微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篑草

    药材名称篑草拼音Kuì Cǎo别名蒲草、咸水草、野席草、席草仔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种植物短叶茳芏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erus malaccensis Lam.var.brevifol

  • 响铃草

    《中药大辞典》:响铃草药材名称响铃草拼音Xiǎnɡ Línɡ Cǎo别名野花生(《中国植物志》),荷猪草、黄花野百合(《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马响铃(《滇南本草整理本》),铃

  • 宜梧

    药材名称宜梧拼音Yí Wú别名白叶刺根、锅底刺、椬梧、柿模、咸匏柴、胡颓子、白叶刺。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oldhamii Maxim.采

  • 将军树

    药材名称将军树别名将军木来源桑科波萝蜜属植物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aea Hance,以根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甘、淡,温。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膝酸

  • 猴骨

    药材名称猴骨拼音Hóu Gǔ别名猕猴骨、申骨、黄猴来源灵长目猴科猕猴Macaca mulatta (Zimmermann),以骨骼(酥炙或打碎)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南、四川、西藏、广西。性

  • 马蔺叶

    药材名称马蔺叶拼音Mǎ Lìn Yè出处《纲目》来源驾尾科植物马蔺的叶片。性味《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味酸咸。"功能主治治喉痹,痈疽,淋病。①《本经》:&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