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刺郎果

刺郎果

药材名称刺郎果

拼音Cì Lánɡ Guǒ

别名虎刺、锈花针、刺檀香三颗针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假虎刺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issa spinarum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直立灌木,高约3m。具长而坚锐的刺,刺单独或上端分叉。叶对生;叶柄长2-3mm;叶革质,卵圆形至椭圆形,长2-5.5cm,宽1.2-2.5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叶脉在背面突起。花3-7朵组成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5数;花小,白色;花萼裂片披针形,长2.5mm,宽约lmm,内面被柔毛,基部无腺体;花冠高脚碟状,裂片长达7mm,宽约1.5mm,花冠筒长达1cm,雄蕊着生处的花冠筒膨大;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上部,花药先端尖,基部圆形无耳;子房2室,花柱长圆柱形,柱头长圆形,先端2裂。浆果球形或椭圆形,长5-8mm,直径4-6mm,内具2个盾形而有皱纹的种子,成熟时紫黑色,种子长约5mm。花期3-5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沙地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黄疸型肝炎;胃痛;风湿关节痛;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牙周炎;淋巴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0-15g,大剂量可用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鹿角菜

    《中药大辞典》:鹿角菜药材名称鹿角菜拼音Lù Jiǎo Cài别名猴葵,鹿角(《南越志》),纶(《通志》),赤菜(《闽书》),山花菜(《岭南采药录》)。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海萝科

  • 小麦麸

    药材名称小麦麸拼音Xiǎo Mài Fū别名麸皮(《本草蒙筌》)。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小麦磨取面粉后筛下的种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小麦"条。性味甘,凉。①《本草拾遗》:

  • 鹰爪花根

    药材名称鹰爪花根拼音Yīnɡ Zhǎo Huā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鹰爪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abotrys hexapetalus(L.f.)Bhandari[Annona

  • 黄锁梅叶

    《中药大辞典》:黄锁梅叶药材名称黄锁梅叶拼音Huánɡ Suǒ Méi Yè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栽秧泡的叶。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

  • 山木通根

    药材名称山木通根拼音Shān Mù Tōnɡ Gēn别名威灵仙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山木通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matis finetiana Lévl.et Vant.[C

  • 白犁头草

    药材名称白犁头草来源堇菜科白犁头草Viola alata Burgs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酸,寒。功能主治解热,拔毒,散瘀。疖肿,疮疡,急性乳腺炎,跌打肿痛:用鲜全草适量加红糖少许,

  • 小红袍

    药材名称小红袍拼音Xiǎo Hónɡ Páo别名五叶藤、五月藤、地星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普渡天胡荽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tyle handelii Wolff采收和储藏:夏、

  • 石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血药材名称石血别名九庆藤、铁信、红对叶肾、拉屙肾、对叶肾、络石[浙江误称]来源夹竹桃科石血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 va

  • 蔓荆子叶

    药材名称蔓荆子叶拼音Màn Jīnɡ Zǐ Yè别名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叶或枝叶。化学成分蔓荆的细枝(干)含挥发油0.11

  • 豉汁

    药材名称豉汁拼音Chǐ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淡豆豉加入椒、姜、盐等的加工制成品。制法《纲目》:"用好豉三斗。清麻油熬令烟断,以一升拌豉,蒸过摊冷晒干,拌再蒸,凡二遍。以白盐一斗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