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勒鱼

勒鱼

《中药大辞典》:勒鱼

药材名称勒鱼

拼音Lè Yú

别名鳓(《篇海》),鲞鱼(《正字通》),鲙鱼、白鳞鱼、克鳓鱼、火鳞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出处《纲目》

来源为鲱科动物鳓鱼

原形态体长而宽,很侧扁;背缘窄,腹缘较背缘隆凸。体长约40厘米左右。头小,头上部通常有2条隆起的嵴,由吻部达头后方。口大,向上倾斜。下颌发达,前颌骨小而短;上颌骨宽而短,后端达眼的中伺。上下颌、胯骨及舌上均有细齿。鳞薄。形圆,无侧线,体侧纵列鳞49~53,横列鳞15。腹部有硬锯齿状棱鳞,腹鳍前为24~27,腹鳍后为12~15。背鳍短,15~17,起点距吻端及尾鳍基之距离相等,而在腹鳍起点后有一相当距离。臀鳍长,47~50,基部长约为背鳍基部的3倍。胸鳍末端几达腹鳍。腹鳍极短小。尾鳍深叉形。体两侧及下方银白色;体背、吻端、背鳍和尾鳍淡黄绿色;其他各鳍白色。

夏季到浅海或河口产卵,平时均居于深海中。主要食物为鱼类、头足类等动物。

生境分部分布很广,北自辽宁,南达海南均有。

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平。"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功能主治①《纲目》:"开胃,暖中。"

②《随息居饮食谱》:"补虚。"

注意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风,醉者更甚。"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勒鱼

药材名称勒鱼

拼音Lè Yú

英文名Slender shad

别名鳓、鲞鱼、白鳞鱼、克鳓鱼、火鳞鱼、快鱼、力鱼、白力鱼、曹白鱼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勒鱼,出东南海中。 以四月至,渔人设网候之,听水中有声则鱼至矣。有一次、二次、三次乃止。状如鲥鱼,小首细鳞,腹下有硬刺,如鲥腹之刺。头上有骨,合之如鹤喙形。干者谓之勒鲞,吴人嗜之。

来源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鳓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isha elongata (Bennett)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捞,捕后,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鳓鱼,体很侧扁,一般体长约40cm,大者可达49cm。头中等大,头上部通常有2条低隆的嵴。吻短,略上翘。眼大,脂眼睑发达,遮盖眼的1/2。口小,口裂近垂直,上颌骨末端圆钝。下颌发达,上下颌、腭骨和舌上均具细牙。鳃盖膜彼此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6,鳃耙较粗(11-12)+(23-24)。体被薄圆鳞,纵列鳞52-54,横列鳞15。列侧线,腹部窄而尖,有锯齿状的锐利棱鳍,腹鳍前为23-27;腹鳍后为123-15;胸鳍和腹鳍基部有腑鳞。背鳍15-17。臀鳍48-50,其其底长约为背鳍基长的4倍。胸鳍16-17,向后伸达腹鳍基。腹鳍甚小,位于背鳍前下方。尾鳍叉形,下叶略长于上叶。体背黄绿或蓝绿色,体侧银白色。背鳍、胸鳍和尾鳍黄绿色。其他各鳍色淡。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近海回游性中上层鱼类,主食桡足类、头足类及鱼类等小动物。每年春夏集群由外海游向近岸、河口一带泥沙底质的浅水产卵,卵浮性,卵径2.2-2.4mm,怀卵量14万-16万粒。

资源分布:我国从北到南沿海及台湾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肉含蛋白质(protein),脂肪(fat),钙,磷,铁,核黄素(riboflavin),烟酸(nicotinic acid)和硫胺素(thiamine)。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养心安神。主脾虚泄泻;消化不良;噤口不食;心悸怔忡

用法用量内服:焙干研末,每次5g,或煮食。

注意不宜多食。

各家论述1.《纲目》:开胃,暖中。

2.《随息居饮食谱》:补虚。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翁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翁花药材名称水翁花拼音Shuǐ Wēnɡ Huā别名水香、酒翁、土槿皮[树皮名—广东]来源为桃金娘科水榕属植物水榕Cleistocalyx operculatus (Roxb.)

  • 礜石

    《中药大辞典》:礜石药材名称礜石拼音Yù Shí别名礜(《山海经》),青分石、立制石、固羊石(《本经》),白礜石、鼠乡、泽乳(《吴普本草》),太白石,石盐(《别录》)。出处《本经》

  • 荠宁

    药材名称荠宁来源唇形科石荠宁属植物荠宁Mosla grosseserrata Maxim.[Orthodon grosseserratus (Maxim.) Kudo],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 通肠香

    药材名称通肠香拼音Tōnɡ Chánɡ Xiānɡ别名萩、籁箫、九里香、白四棱风、大叶蓬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香青或翅茎香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aphalis sinica Hanc

  • 云锦杜鹃

    药材名称云锦杜鹃别名天目杜鹃来源杜鹃花科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 Lindl.,以花、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疮。主治皮肤抓破溃烂。用法用

  • 狗脊贯众

    《中药大辞典》:狗脊贯众药材名称狗脊贯众拼音Gǒu Jǐ Guàn Zhònɡ英文名RhizomaWoodwardiaeJapon1cae别名贯众、虾公草、细叶虎耳风来源为乌毛蕨科

  • 船形乌头

    药材名称船形乌头拼音Chuán Xínɡ Wū Tóu别名滂噶尔(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船形乌头的全草。7~3月采集全草,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小

  • 大叶树萝卜

    药材名称大叶树萝卜拼音Dà Yè Shù Luó Bo别名石萝卜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红梗越橘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ccinium ardisioides Hook.f.ex C.B.C

  • 蝴蝶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蝴蝶果药材名称蝴蝶果别名红翅槭来源槭树科蝴蝶果Acer fabri Hance,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及华南。性味微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利咽喉。主治声音嘶哑,咽喉炎,扁

  • 蓝茶

    药材名称蓝茶别名观音草、白牛膝、小泽兰、水牛膝、盖膝草、土苋菜、麻牛膝、辣子七、围苞草来源爵床科蓝茶Peristrophe bivalvis (L.) Merr.,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