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单头紫菀根

单头紫菀根

《中药大辞典》:单头紫菀根

药材名称单头紫菀根

拼音Dān Tóu Zǐ Wǎn Gēn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夏、秋采收。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复方①治急性乳腺炎:单头紫菀根一至一两半,或全草一至三两。水、酒各半煎服;亦可加威灵仙三钱同煎服。

②治急性扁桃体炎:单头紫菀根三株。洗净,剪碎,加烧酒炖服,小儿可用米泔水炖服。

③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单头紫菀根二至五钱,红枣三至五个。水煎服。(性味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预防感冒:取单头紫菀根制成煎剂,成人每次服20~40毫升(含生药3~6钱),每10天服药1次,连服5次。试用于1018人,经对照观察,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服药组的患病者,临床症状较轻,病愈时间亦较短。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单头紫菀根

药材名称单头紫菀根

拼音Dān Tóu Zǐ Wǎn Gēn

英文名Root of Turbinate Aster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turbinatus S. Moor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原形态陀螺紫菀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有根茎。茎粗壮,常单生,被糙或有长粗毛,下部有较密的叶。下部叶在花期常枯落,叶片卵圆形或卵圆披针形,长4-10cm,宽3-7cm,先端尖,基部截形或圆形;渐狭成4-8cm稀12cm,宽1-3cm,有浅齿,基部有抱茎的圆形小耳,先端尖或渐尖;上部叶小,卵圆形或披针形;全部叶两面被短粗毛,下面沿脉有长糙毛;中脉在下面突起,有离基三出脉及2-3对侧脉。头状花序直径2-4cm,单生或2-3个簇生上部叶腋,花序梗长1.5-5cm,有密集而渐转变为总苞片的苞叶。总苞倒锥形,长10-12mm,径10-18mm。总苞片约5层,覆瓦状排列,常带紫红色,有缘毛;外层卵圆形,先端圆形或急尖,内层长圆状线形,先端圆形;舌状花约20余个;舌片蓝紫色,长达14mm;管状花长6.5mm,裂片长1.7mm;花柱附片长达1mm;冠毛白色,有近等长的微糙毛。瘦果倒卵状长圆形,两面有肋,被密粗毛。花期8-10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喉蛾;乳痈;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吕宋果

    《中药大辞典》:吕宋果药材名称吕宋果拼音Lǚ Sònɡ Guǒ别名加穵弄、宝豆(《本草补》),苦果(《药材资料汇编》)。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钱科植物吕宋豆的成熟种子。原形态大型木质藤本。

  • 癞皮根

    药材名称癞皮根拼音Lài Pí Gēn别名地道杜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倒卵叶紫麻的根或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nide obovata (C.H.Wright) Merr.[Debre

  • 西南小阴地蕨

    药材名称西南小阴地蕨拼音Xī Nán Xiǎo Yīn Dì Jué别名西南阴地蕨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薄叶阴地蕨的全草或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epteridium daucifoliu

  • 菝葜

    《全国中草药汇编》:菝葜药材名称菝葜拼音Bá Qiā别名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状茎。其叶也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

  • 决明子

    《中国药典》:决明子药材名称决明子拼音Jué Mínɡ Zǐ英文名SEMEN CASSIAE别名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草决明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

  • 刺天茄

    药材名称刺天茄拼音Cì Tiān Qié别名苦颠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实。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

  • 长管蝙蝠草

    药材名称长管蝙蝠草别名蝴蝶草、半边月来源豆科蝙蝠草属植物长管蝙蝠草Christia constricta (Schindl.) T. Chen,以全株入药。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消肿,止痛

  • 蛏壳

    《中药大辞典》:蛏壳药材名称蛏壳拼音Chēnɡ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竹蛏科动物缢蛏的壳。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治喉风急痹。"②《泉州本草》:"治胃病。

  • 矮脚枫叶

    药材名称矮脚枫叶拼音ǎi Jiǎo Fē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甘橿的叶。原形态红叶甘橿,又名:桂子树。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黄绿色。叶互生,卵圆形,长3~1

  • 虎胆

    药材名称虎胆拼音Hǔ Dǎ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胆。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痫、疳痢,跌打损伤。①孟诜:"主小儿疳痢,惊神不安,研,水服之。"②《本草拾遗》:"主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