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叩头虫

叩头虫

《中药大辞典》:叩头虫

药材名称叩头虫

拼音Kòu Tóu Chónɡ

别名跳百丈(《纲目拾遗》),跳搏虫、膈膊虫(《中国医学大辞典》),跳米虫、蛷(《动物学大辞典》),剥剥跳(《系统动物学》)。

出处《纲目》

来源为叩头虫科昆虫有沟叩头虫等的全虫

原形态体细长而略扁平,长约18毫米,浓栗色,有光泽,密被金黄色短毛。头部扁平,头顶有三角凹洼,具复眼一对。触角雄虫11节,锯齿状;雌虫12节线形,长可达鞘翅末端。前胸后方,有角状突起,与中胸嵌合。翅2对,鞘翅上有纵沟,至末端渐狭.足3对,黄褐色,跗节5节;前、中两肢的基节球状,后肢的基节呈扁平板状。腹部5节,各节能活动自如。幼虫体细圆而长,略扁,外皮角质,金黄色,两侧多毛。如按压其后部,则胸部活动如叩头状;如仰放则能运动其前胸与中胸的关节而向上跳跃。幼虫多栖于地下,啮食作物的种子、根及茎等。

常见的尚有细胸叩头虫及褐纹叩头虫等。

性味《泉州本草》:"辛,微温,无毒。"

功能主治《泉州本草》:"强身健筋骨,除疟。治疟疾,筋骨酸痛,四肢痿痹。"

复方①绝疟:叩头虫一个。安眉心,膏药盖住。(《百草镜》)

②治小儿初学行步,气力不足:叩头虫十四只(醋浸),涧蛙一只,同炖服。(《泉州本草》)

③治四肢痿痹,行动不便:叩头虫,酒炙为末,泡酒服。(《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叩头虫

药材名称叩头虫

拼音Kòu Tóu Chónɡ

英文名Burrowed Click Beetle

别名跳百丈、跳搏虫、膈膊虫、跳米虫、蛷、剥剥跳

出处出自《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叩头虫科动物有沟叩头虫等的全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

采收和储藏:春季至秋季捕得后,入沸水中烫死,晒干。

原形态有沟叩头虫,体细长而略扁平,大约18mm,浓栗色,有光泽,密被金黄色短毛。头扁平,头顶有三角凹洼。复眼1对。触角雄虫11节,雌虫12节。鞘翅上有纵沟。足黄褐色。腹部5节,各节能活动自如。如按压其后部,则胸部活动如叩头状;如仰放则能运动其前胸与中胸的关节而向上跳跃。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成虫多栖于山地草丛、林缘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状常见的尚有细胸叩头虫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及褐纹叩头虫Melanotus caudex Lewis.等。

性味味辛;微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强壮筋骨;截疟。主手足痿软无力;小作行迟;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炖熟,10-15只;或研末。外用:适量,贴敷。

各家论述《泉州本草》:强身健筋骨,除疟。治疟疾,筋骨酸痛,四肢痿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擘蓝

    药材名称擘蓝拼音Bò Lán别名苤蓝、撇蓝、茄连、甘蓝、玉蔓青、芥兰头、玉头、香炉菜。出处本品载于《滇南本草》,原名苤蓝。《农政全书》"芥蓝"条载:"但食根之菜,如芥、芦菔、蔓青之属,魁皆在土中;此则

  • 白药

    药材名称白药拼音Bái Yào别名白药草乌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无距宾川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duclouxii Levl.var.ecalcaratum Fletch

  • 大花剪秋罗

    药材名称大花剪秋罗拼音Dà Huā Jiǎn Qiū Luó别名山红花、剪秋罗、小尖叶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大花剪秋罗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hnis fulgens Fisch.

  • 鹿齿

    《中药大辞典》:鹿齿药材名称鹿齿拼音Lù Chǐ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牙齿。原形态形态详"鹿茸"条。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留血,鼠瘘,心

  • 山蚂蝗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蚂蝗药材名称山蚂蝗拼音Shān Mǎ Huánɡ别名逢人打、扁草子来源豆科山绿豆属植物山蚂蝗Desmodium racemosum (Thunb.)DC.,以根及全草入

  • 铅灰

    《中药大辞典》:铅灰药材名称铅灰拼音Qiān Huī别名黑锡灰(《丹溪心法》)出处《本草图经》制法刘禹锡《传信方》:"取铅三两,铁器中熬之,久当有脚如黑灰。"功能主治《本草图经》:

  • 狐心

    《全国中草药汇编》:狐心药材名称狐心拼音Hú Xīn别名狐狸心来源食肉目犬科狐Vulpes vulpes L.,以心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若尔盖、东北。功能主治补益镇静。主治痰气。用法用量狐心1

  • 榕树

    药材名称榕树拼音Rónɡ Shù别名细叶榕、成树、榕树须来源桑科榕属植物榕树Ficus microcarpa L. f.,以叶和气根(榕树须)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叶:微苦、涩

  • 蛇附子

    《中药大辞典》:蛇附子药材名称蛇附子拼音Shé Fù Zǐ别名石猴子(《植物名实图考》),石抱子、土经丸(《江西草药》),金线吊葫芦,三叶对(《浙扛民间常用草药》),小扁藤、三叶扁

  • 芦荟叶

    《中药大辞典》:芦荟叶药材名称芦荟叶拼音Lú Huì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或库拉索芦荟的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原形态①斑纹芦荟,又名:油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