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四叶细辛

四叶细辛

《中药大辞典》:四叶细辛

药材名称四叶细辛

拼音Sì Yè Xì Xīn

别名四叶对、四块瓦(《江西草药》)。

出处《江西草药》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多穗金粟兰全草。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根茎较粗,有多数须根。茎直立。叶对生,常4片生于茎顶;叶片卵形,长15~2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数条丛生茎顶;花淡绿色;雄蕊1枚,2室,药隔较短于药室;子房下位。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水边等阴湿处。分布浙江、江西、陕西等地。

性味《江西草药》:"苦辛,微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祛风解毒。治跌打骨折,腰腿痛,感冒,白带,疖肿,皮肤瘙痒。

《陕西中草药》:"祛湿散寒,理气活血,散瘀解毒。治劳伤,腰腿痛,跌打损伤,感冒,白带,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多穗金粟兰根适量,加鲜韭菜根适量,捣敷。

②治骨折:鲜多穗金粟兰根适量,捣敷,用杉皮黄柏皮包扎固定。

③治蛇伤,无名肿毒:鲜多穗金粟兰根适量,甜酒少许,捣敷。

④治皮肤瘙痒:多穗金粟兰适量,水煎浓汁,熏洗患处,每日一次。(选方出《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四叶细辛

药材名称四叶细辛

拼音Sì Yè Xì Xīn

英文名Herb of Manyspike Chloranthus

别名四叶对、四块瓦、大四块瓦四大天王、白毛七、红七。

出处出自《江西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多穗金粟兰的根及全草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anthus multistachys Pei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采采收。

原形态多穗金粟兰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茎粗细长须根。茎直立,单生,下部节上生一对鱼鳞片叶。叶对生,通常4片;叶柄长8-20mm。穗状花序多条,粗壮,顶生或腋生,单一或分枝,连总花梗长4-11cm;苞片宽卵形或近半圆形;花小,白色;雄蕊1-3枚,着生于子房上部外侧;若为1个雄蕊则花药卵形,2室;药隔与药室等长或稍长;子房卵形,无花柱,柱头截平。核果球形,表面有小腺点。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地或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安徽、江苏、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陕西。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团块状,密集着生多数须状根。须状根细长圆柱形,长10-20cm,直径0.5-1.5mm;表面棕褐色,有枝根痕;质脆,断面平整,皮部土黄色,木部淡黄色。茎有纵棱,下部节上有一对鳞片。叶通常4片,对生,多卷缩,展平后椭圆形或宽卵形,长8-18cm,宽4-10cm;边缘有锯齿,齿端有一腺体,上表面棕褐色,下表面灰棕色。有时在枝顶或叶腋可见较粗壮的穗状花序或果穗。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宽广,有石细胞和油细胞散在,石细胞直径55-108μm,胞腔较大,孔沟明显并可见层纹;内皮层凯氏点不明显。中柱鞘细胞1列。初生木质部和韧皮部辐射状排列。根中央薄壁细胞壁木化。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长方形或类方形;上表皮有大型腺鳞,头部数十个至百余个细胞呈放射状排列,下表皮可见较多的非腺毛和气孔。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其间有油细胞散在。近叶基处的主脉维束为2束,向上至中部时则合为1束;维管束外韧型,外周有数列厚壁厚细胞。

性味苦;辛;微温;小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骨折;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陕西中草药》:祛湿散寒,理气活血,散瘀解毒。治劳伤,腰腿痛,跌打损伤,感冒,白带,疖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驴肾

    药材名称驴肾拼音Lǘ Shèn来源奇蹄目马科驴Equus asinus L.,以雄性生殖器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滋阴补虚,强筋壮骨。主治阳萎,血虚气弱,骨结核,骨髓炎,妇

  • 白鱼

    《中药大辞典》:白鱼药材名称白鱼拼音Bái Yú别名鲌鱼(《滇南本草》),鱎鱼(《纲目》),白扁鱼(《本草求原》)。出处孟诜来源为鲤科动物翘嘴红鲌的肉。原形态体侧扁,延长,头背面平

  • 桑椹

    《中国药典》:桑椹药材名称桑椹拼音Sānɡ Shēn英文名FRUCTUS MORI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 的干燥果穗。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性状本品为聚花

  • 鸭脚板草

    《中药大辞典》:鸭脚板草药材名称鸭脚板草拼音Yā Jiǎo Bǎn Cǎo别名辣子草、野芹菜(《分类草药性》)。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毛莨科植物扬子毛茛的全草。春、夏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遍体被白

  • 莱菔缨

    药材名称莱菔缨别名萝卜英、莱菔英来源十字花科莱菔缨Raphanus sativus L.,以地上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消食止渴,祛热解毒。主治胸中满闷,两胁作胀,化积滞,解酒毒。用法用量

  • 佛手柑

    《中药大辞典》:佛手柑药材名称佛手柑拼音Fó Shǒu Gān别名佛手(《中馈录)),佛手香橼(《闽书》),蜜筩柑(《黔书》),蜜罗柑(《古州杂记》),福寿柑(《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五指柑

  • 胆南星

    药材名称胆南星拼音Dǎn Nán Xīnɡ英文名ARISAEMA CUM BILE来源本品为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性状本品

  • 椿白皮

    《中药大辞典》:椿白皮药材名称椿白皮拼音Chūn Bái Pí别名香椿皮(《经验方》),春颠皮(《分类草药性》)。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全年均可采收

  • 蜈蚣草根

    药材名称蜈蚣草根拼音Wú Gōnɡ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凤尾蕨科植物蜈蚣草的根。原形态详"蜈蚣草"条。性味涩,温,有小毒。功能主治防治流行性感冒(配方用)

  • 檀香油

    《中药大辞典》:檀香油药材名称檀香油拼音Tán Xiānɡ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檀香"条。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