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堆莴苣

堆莴苣

药材名称堆莴苣

拼音Duī Wō Jù

别名铁麻、江维草、山活血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堆莴苣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uca sororia Miq.[Mycelis sororia (Miq.) Nakai;Lactuca diuersifolia Va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原形态堆莴苣 多年生草本,高150cm。茎无毛,上部呈开展或狭窄的圆锥状分枝。叶互生;下部叶早落,叶柄有翅,大头羽状全裂或深裂,顶裂片三角状戟形或宽卵形,侧裂片通常2对;茎中上部叶不分裂,叶柄较宽,叶片三角状戟形,卵形或长椭圆形;全部叶基部一扩大成耳状、心形或时节形抱茎,边缘有短芒状齿,两面无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头状花序多数,含8-12个小花,在茎顶排成开展或狭窄圆锥花序;舌状花紫蓝色。瘦果长椭圆形,黑色,几不压扁,无边缘,有比值肋14条,近无喙,但上部渐窄,冠毛短,白色,全部同形。花果期4-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或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疮疖肿毒;蝮蛇咬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苦壶卢蔓

    《中药大辞典》:苦壶卢蔓药材名称苦壶卢蔓拼音Kǔ Hú Lú Màn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茎。夏、秋采。功能主治《稗史》:"痳疮,煎汤浴之。&qu

  • 臭梧桐根

    药材名称臭梧桐根拼音Chòu Wú Tónɡ Gēn别名芙蓉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秋后采收,除去泥杂及茎叶。化学成分含赖桐二醇烯

  • 瘤孢地菇

    药材名称瘤孢地菇拼音Liú Bāo Dì Gū来源药材基源:为地菇科真菌瘤孢地菇的子囊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fezia leonis(Tul.)Tu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子囊果

  • 苹婆

    药材名称苹婆拼音Pínɡ Pó别名鸡冠树、九层皮、七姐果来源梧桐科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以果壳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止痢

  • 栘依果

    药材名称栘依果拼音Yí Yī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栘依的果实。秋末冬初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栘依"条。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治风湿性关节炎。用法用量内

  • 铺地罗伞

    药材名称铺地罗伞拼音Pū Dì Luó Sǎn别名贴地空、嗽痨草、落地金牛、毛虫药、毛虫药公、老虎舌、毛脚皮皮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莲座紫金牛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prim

  • 纤枝山柑

    药材名称纤枝山柑别名纤枝槌果藤来源白花菜科纤枝山柑Capparis viminea Hook. f. et Thom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酸、涩。有小毒。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消肿,止痛。胃

  • 黄背草果

    药材名称黄背草果拼音Huánɡ Bèi Cǎ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背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medatriandra Forsk.Var.japonica(Willd.)M

  • 豪猪肚

    《中药大辞典》:豪猪肚药材名称豪猪肚拼音Háo Zhū Dǔ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豪猪科动物豪猪的胃。性味①《纲目》:"寒,无毒。"②姚可成《食物本草》:"甘,

  • 蔓胡颓子叶

    《中药大辞典》:蔓胡颓子叶药材名称蔓胡颓子叶拼音Màn Hú Tuí Zǐ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枝叶。全年可采。化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