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荷叶

山荷叶

药材名称山荷叶

拼音Shān Hé Yè

别名阿儿七、窝儿七、旱荷、一碗水[陕西]

来源小檗科山荷叶属植物山荷叶(南方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 Li,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去残茎及须根,洗净,阴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根状茎横走而粗壮,其上有旧茎枯死后残留的臼状疤痕,连续排列,呈结节状,老者具十数个臼窝,其下着生多数须根。茎直立,不分枝,稍被柔毛。基生叶1片,有长柄;茎生叶2片,互生,扁圆肾形,宽20~38厘米,向中央2深裂,边缘呈浅裂状,并有大小不等的浅齿芽,齿端尖锐,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被柔毛。夏季开白色花,复聚伞花序顶生,花序柄生有小柔毛,花序的着生点在叶片之下5~8厘米处花具柄;萼片6,早落;花瓣6,卵形或倒卵形;雄蕊6,内藏,花丝较粗,花药延长;雌蕊子房上位。浆果椭圆形或球形,蓝黑色,无毛,有白粉,内有种子数粒。

生境分部生于深山混交林下。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等省。

性味苦、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月经不调,小腹疼痛;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1~2钱,水煎或酒服;外用适量,捣烂或研粉,用酒、醋调敷患处。

备注同属植物东北山荷叶Diphylleia grayi Fr.Schmidt植物形态与前种及为相似,但叶分裂较深,花序为伞形,可资区别。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其根及根状茎含鬼臼莓素(podophyllotoxin)约2.8%及一种新的木脂素(木聚糖)[为去甲氧基去氢鬼臼毒素(diphyllin,C21H16O7)]约0.064%,以及微量β-阿朴鬼臼苦素(β-apopicropodophyllin,C22H20O7),并尚含山柰醇、槲皮素及一种4-芳基萘化合物。据文献报导具有抗癌作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鲤鱼脑

    《中药大辞典》:鲤鱼脑药材名称鲤鱼脑拼音Lǐ Yú Nǎo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脑。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水分、蛋白质、脂类等,此外,每100克新鲜脑组织含维生素C8.30毫克。

  • 金丝刷

    药材名称金丝刷拼音Jīn Sī Shuā别名金刷把来源药材基源:为梅衣科植物金丝刷的地衣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thariella cladonioides(Nyl.)Krog[Chlorea c

  • 山皮条

    《中药大辞典》:山皮条药材名称山皮条拼音Shān Pí Tiáo别名金雀花(《贵州药植目录》)。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四川木蓝的根或全株。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

  • 野西瓜苗子

    药材名称野西瓜苗子拼音Yě Xī Guā Miáo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trionum L.采收和

  • 栗壳

    《中药大辞典》:栗壳药材名称栗壳拼音Lì Ké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外果皮。性味《纲目》:"甘涩,平,无毒。"功能主治治反胃,鼻衄,便血。①孟诜:

  • 羽叶丁香

    《中药大辞典》:羽叶丁香药材名称羽叶丁香拼音Yǔ Yè Dīnɡ Xiānɡ别名山沉香(《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羽叶丁香的根或枝干。全年采挖,以秋末为好。

  • 黄连

    《中国药典》:黄连药材名称黄连拼音Huánɡ Lián英文名RHIZOMA COPTIDIS别名云连、雅连、川连、味连、鸡爪连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

  • 庵闾

    药材名称庵闾拼音ān Lǘ别名庵芦(《本草经集注》),庵闾草(《千金翼方》),庵闾蒿(《广利方》),淹茼(《履巉岩本草》),覆闾(《纲目》),臭蒿(《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庵闾的

  • 大雪上一枝蒿

    药材名称大雪上一枝蒿拼音Dà 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多裂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polyschistum Hand.Mazz.采收

  • 水芦荻根

    《中药大辞典》:水芦荻根药材名称水芦荻根拼音Shuǐ Lú Dí Gēn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卡开芦的根茎。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卡开芦,又名:水竹、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