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山马兰

山马兰

药材名称山马兰

拼音Shān Mǎ Lán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马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imeris lautureana (Debx.) Kitam. [Boltonia lautureana Debx.]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山马兰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茎直立,单生或2-3个簇生,具沟纹,被白色向上的糙毛,上部分枝。叶互生;无柄;叶片厚或近革质。下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6cm,稀9cm,宽0.5-2cm,稀至4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渐狭,有疏齿或羽状浅裂,两面疏被短糙毛或无毛;分枝上的叶条状披针形,全缘。头状花序单生于分枝顶端且排成伞房状,直径2-3.5cm;总苞半球形,径10-14mm;总苞片3层,外层较短,长椭圆形,内层倒披针状长椭圆形,长5-6mm,宽2-3mm,边缘膜质,有睫毛;舌状花淡蓝色,长1.5-2cm,宽2-3mm,管部长约1.8mm;管状花黄色,长约4mm。瘦果倒卵形,长3-4mm,贡约2mm,扁平,淡褐色,疏被短柔毛,有浅色边肋或偶呈三棱形;冠毛淡红色,长0.5-1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山坡、草原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山东、江苏、河南。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感冒发热;咳嗽;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传染性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疮疖肿毒;乳腺炎;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邪蒿

    《中药大辞典》:邪蒿药材名称邪蒿拼音Xié Hāo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邪蒿的全草。生于山坡、灌丛间、草原及疏林内。分布东北、内蒙古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7~73

  • 火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火油草药材名称火油草别名走马风来源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千头艾纳香Blumea lanceolaria (Roxb.) Druce,以叶入药。全年可采,多为鲜用。性味辛,平。功能主治祛风

  • 猴骨

    药材名称猴骨拼音Hóu Gǔ别名猕猴骨、申骨、黄猴来源灵长目猴科猕猴Macaca mulatta (Zimmermann),以骨骼(酥炙或打碎)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南、四川、西藏、广西。性

  • 洋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洋地黄药材名称洋地黄别名毛地黄来源玄参科洋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上海、浙江、北京等地有栽培。化学成分含强心甙类:①洋地黄毒甙(digit

  • 水狼萁

    药材名称水狼萁拼音Shuǐ Lánɡ Qí别名卷叶凤尾、白兰地草、白栖石来源蕨类中国蕨科粉背蕨属植物粉背蕨Aleuritopteris farinosa (Forsk.) Free

  • 千灵丹

    药材名称千灵丹拼音Qiān Línɡ Dān英文名Philippine Paphiopedilum别名花叶子、斑叶兰、巴掌草、花叶鹿含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兜兰的全草。

  • 光风轮菜

    药材名称光风轮菜别名节节花、剪刀草、野仙草、叶底红、红熏草、野香草、铁箍散、泛红草、四季秋、鲤鱼草、野草莳、四季青[浙江]来源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光风轮菜Clinopodium confine (Han

  • 皱巴坚螺

    药材名称皱巴坚螺拼音Zhòu Bā Jiān Luó别名天螺、圆螺来源药材基源:为肋齿螺科动物皱巴坚螺的贝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aena cicatricosa(Muller)采收和储藏:春、

  • 树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葱药材名称树葱拼音Shù Cōnɡ别名石葱、蜈蚣草、毛兰来源兰科毛兰属植物树葱Eria pannea Lind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研末。性味苦,

  • 长叶紫珠

    药材名称长叶紫珠拼音Chánɡ Yè Zǐ Zhū别名山枇杷(《福建民间草药》),牛舌癀(《闽南民间草药》),野枇杷(《中国药植图鉴》)。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