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崖棕根

崖棕根

《中药大辞典》:崖棕根

药材名称崖棕根

拼音Yá Zōnɡ Gēn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莎草科植物崖棕

原形态崖棕,又名:宽叶薹草。

多年生草本。根茎丛生,横走;茎侧生,高达30厘米,扁而平滑,具伪节,几乎由基部伪节上生1~2个穗状枝,有时分生侧枝,伪节间具托叶鞘状叶的鞘。叶扁平,披针形,宽可达3厘米,先端急渐尖,边缘粗糙,具3脉。花单性,雌雄同穗,小穗多数,排列成复穗状花序,花稀疏,较少;下部的颖有时呈鳞片样叶状;雄蕊3枚;柱头2裂;囊苞膜质,倒卵形或椭圆形,三棱状,长3~5毫米,先端具短嘴,截形,平滑,具脉。小坚果三棱形,包藏于宿存的囊苞内。

生境分部生于山脊或山坡林下。分布东北、河北、山东、湖北等地。

性味味甘辛,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气,并五劳七伤。崖棕根、半天回、鸡翁藤、野兰根等四味,净洗焙干,去粗皮,等分,捣罗,温酒调服二钱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崖棕根

药材名称崖棕根

拼音Yá Zō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Broadleaf Sedge

别名干经草

出处崖棕,生施州石崖上,苗高一尺已来,四季有叶,无花。(性味以下出《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芝叶苔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siderosticta Hanc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宽叶苔草,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而长。秆侧生,花葶状,基部以上生小穗。叶长圆披针形,短于秆,宽1-3cm,下面疏被短柔毛;基部叶鞘褐色,顶端无叶片。小穗5-8,疏远,雄雌顺序,圆信形,长1.5-2cm;穗梗扁,基部的长3-6cm,向上者渐短;苞片佛焰苞状,绿色;雌花鳞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5-5mm,中间淡绿色,两侧白色,透明,有锈点线,脉3条,先端锐尖。果囊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短于鳞片,长约4mm,有三棱棱面沟凹,黄绿色,有锈点,膜质,有多数脉,上部急缩成短喙,喙先端平截。小坚果椭圆形,长约3mm,有三棱,花柱短,柱头3。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路边、阴处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陕西、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味甘;辛;性温

归经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活血调经。主气血虚弱;倦怠无力;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经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

临床应用治妇人血气,并五劳七伤。崖棕根、半天回、鸡翁藤、野兰根等四味,净洗焙干,去粗皮,等分,捣罗,温酒调服二钱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橹罟子

    《中药大辞典》:橹罟子药材名称橹罟子拼音Lǔ Gǔ Zǐ别名露兜子(《岭外代答》),竻波罗(《岭南采药录》),假菠萝(《生草药手册》),山波罗(《岭南草药志》),野菠萝(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壁钱

    《全国中草药汇编》:壁钱药材名称壁钱拼音Bì Qián别名壁茧、壁蟢窝来源壁钱科动物壁钱虫Uroctea compactilis Koch,以活个体或所结的卵囊入药。四季可采,开水

  • 通泉草

    药材名称通泉草拼音Tōnɡ Quán Cǎo别名脓泡药、汤湿草、猪胡椒、野田菜、鹅肠草、绿蓝花、五瓣梅、猫脚迹、尖板猫儿草来源玄参科通泉草属植物通泉草Mazus japonicus (Thu

  • 黄毛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毛岩白菜药材名称黄毛岩白菜拼音Huánɡ Máo Yán Bái Cài别名岩白菜[四川]来源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川滇马铃苣苔

  • 冷饭果

    《中药大辞典》:冷饭果药材名称冷饭果拼音Lěnɡ Fàn Guǒ别名糯米果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种植物臭荚蒾的叶、果。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半常绿灌木,高2~3米。小枝浅褐色,

  • 竹叶马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马豆药材名称竹叶马豆拼音Zhú Yè Mǎ Dòu别名铁马豆来源豆科竹叶马豆Lathyrus palustris L. var. linearif

  • 水田碎米荠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田碎米荠药材名称水田碎米荠拼音Shuǐ Tián Suì Mǐ Qí别名阿英久[苗语]来源十字花科水田碎米荠Cardamine lyrata Bun

  • 蒒实

    药材名称蒒实拼音Shī Shí别名自然谷、禹余粮(张华《博物志》),师草实(《本草拾遗》),砂贡子(《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蒒草的果实。原形态蒒草(《海药本草》

  • 蛤仔壳

    药材名称蛤仔壳拼音Há Zǎi Ké出处《东北动物药》来源为帘蛤科动物蛤仔的贝壳。原形态蛤仔,又名:蚬子。贝壳卵圆形,坚厚,膨胀。壳顶稍凸出,稍向前方弯曲,位于背缘的靠前方。小月面

  • 刺果苏木

    药材名称刺果苏木拼音Cì Guǒ Sū Mù别名忙果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果苏木的叶。夏季采集,晒干。原形态藤状灌木,全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