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开口箭

开口箭

《全国中草药汇编》:开口箭

药材名称开口箭

拼音Kāi Kǒu Jiàn

别名牛尾七、岩七竹根七[陕西]

来源百合科开口箭属植物开口箭Tupistra chinensis Bak.,以根状茎入药。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性味甘、微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淤止痛。用于白喉,风湿关节痛,腰腿疼,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外用治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2~3分,研粉服,或0.5~1钱,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1)本品有毒,用至3钱曾有中毒报告,故用量不可过大。中毒时可见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停药,及时抢救。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开口箭

药材名称开口箭

拼音Kāi Kǒu Jiàn

别名巴林麻、心不干、岩芪、大寒药、万年攀、竹根七、牛尾七、竹根参、包谷七、岩七石风丹搜山虎、小万年青、开喉剑、老蛇莲、青龙胆、罗汉七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开口箭及剑叶开口箭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upistra chinensis Baker[T.fargesii Baill.;T.watanabei(Hayata)Wang et Liang;Campyandra pachynema Wang et Tang] 2.Tupistra ensifolia Wang et Ta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除去叶及须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1.开口箭 多年生草本。根茎长圆柱形,直径1-1.5cm,多节,绿色至黄色。叶基生,4-8枚;叶片倒披针形、条状披针形、条形,长15-65cm,宽1.5-9.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鞘叶2枚。穗状花序侧生,直立,密生多花,长2.5-9cm;苞片卵状披针形至被针形,有几枚无花苞片簇生花序顶端;花被短钟状,长5-7mm,裂片6,卵形,长3-5mm,宽2-4mm,黄色或黄绿色,肉质;雄蕊6,花丝基部扩大,有的彼此联合,上部分离,内弯,花药卵形;子房球形,3室,花柱不明显,柱头钝三棱形,先端3裂。浆果球形,直径8-10mm,熟时紫红色,具1-3颗种子。花期4-6月,果期9-11月。

2.剑叶开口箭 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形,褐色或绿色,茎长达10cm,多节。叶多数,明显成两列,带形,长35-50cm,宽5-12mm,先端长渐尖,基部扩大,抱茎,干时边缘稍反卷。穗状花序侧生,密生多花,长4-5.5cm;苞片被针形或三角状被针形,长于花,有几枚无花苞片簇生花序顶端;花被简状钟形,长5-5.5mm,裂片6卵形,开展,长2-2.5mm,宽1.5-2mm,肉质,褐色或绿色,边缘白膜质,呈啮蚀状;雄蓝6,花丝粗,基部扩大而有皱褶,贴生于花被筒上,上部分离,短于花药,花药卵形;子房卵形,3室,花柱不明显,柱头钝三棱形,先端3裂。浆果直径5-8mm,红黑色,具1-3颗种子。花期6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开口箭 生于林下阴湿处、溪边或路旁。 2.剑叶开口箭 生于海拔1100-3200m的林下。

资源分布:1.开口箭 分布于中南及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地。

2.剑叶开口箭 分布于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开口箭根茎扁圆柱形,略扭曲。长10-15cm,直径约 1cm。节明显,略膨大,节处有芽及膜质鳞片状叶,节间短。表面黄棕色至黄绿色,有皱纹。断面淡黄白色,细颗粒状。气无,味苦涩。

化学成分同属植物橙花开口箭 Tupistra aurantiacaWall. ex Bak.根含螺甾烷皂甙元(spirostane sapogenins):3-表罗斯考皂甙元(3-epiruscogenin),3-表-新罗斯考皂甙元(3-epineo-ruscogenin),25(27)-螺甾烯四醇[25(27)-ranmogenin]A-C,螺甾四醇(ranmogenin)D,25(27)-螺甾烯五醇[25(27)-pentrogenin ],开口箭皂甙元(tupisgenin),酸橙皂甙元(auranti-genin),1β,2β,3β,4β,5β,7α-六羟基螺甾-25(27)-烯-6-酮[1β,2β,3β,4β,5β,7α-hexahydroxyspirost-25(27)en-6-one)。

性味苦;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主白喉;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痛;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研末,0.6-0.9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黄杨

    药材名称大叶黄杨拼音Dà Yè Huánɡ Y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zcus Thunb.的茎皮及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japonzc

  • 一品红

    药材名称一品红拼音Yì Pǐn Hónɡ别名叶象花来源大戟科猩猩草Euphorbia heterophyll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苦、涩,寒。有毒。功能主治调

  • 糯米团

    药材名称糯米团拼音Nuò Mǐ Tuán别名糯米草、糯米藤、糯米条、红石藤、生扯拢、蔓苎麻、乌蛇草、小粘药来源荨麻科蔓苎麻属植物糯米团Memorialis hirta (Blume

  • 山梅花根皮

    药材名称山梅花根皮拼音Shān Méi Huā Gēn Pí别名土常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绢毛山梅花的根皮。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5

  • 小绿芨

    药材名称小绿芨别名小石斛、石链子、石寸连来源兰科石豆兰属植物石串莲Bulbophyllum calodictyon Schlecht.,以假鳞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多鲜用。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润肺

  • 香石藤果

    《中药大辞典》:香石藤果药材名称香石藤果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果实。秋、冬采收,蒸后取出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朴树皮

    《中药大辞典》:朴树皮药材名称朴树皮拼音Pò Shù Pí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榆科植物朴树的树皮。夏季采。原形态朴树,又名:沙朴、青朴、拨树、千粒树、朴榆、桑仔、朴

  • 射鸡尾

    药材名称射鸡尾拼音Shè Jī Wěi别名人头发、飞惊草、铁包针(《贵州民间方药集》),青根、大石韦、剑刀草、大金刀、青叶红、叶上子、双蒜子、大骨牌草、七星剑、骨牌草、岩红豆(《湖南药物志》

  • 小喇叭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喇叭药材名称小喇叭拼音Xiǎo Lǎ Bɑ别名千层石蕊、树格达、地喇叭来源地衣类千层石蕊Cladonia verticillata Hoffm.,以地衣体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贵州

  • 地柏树

    药材名称地柏树拼音Dì Bǎi Shù别名舒筋草、金鸡尾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圆枝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sanguinolenta(L.)Spring[Lyc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