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杨梅根

杨梅根

药材名称杨梅根

拼音Yánɡ Méi Gēn

出处《纲目》

来源杨梅科植物杨梅树根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杨梅"条。

化学成分含鞣质。

性味辛,温。

①《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温,味苦辛涩。"

②《贵州草药》:"性凉,味酸微涩。"

③《福建中草药》:"辛甘,温。"

功能主治理气,止血,化瘀。治胃痛,膈食呕吐,疝气,吐血,血崩,痔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牙痛,汤火伤,恶疮,疥癞。

①《日华子本草》:"煎汤洗恶疮疥癞。"

②《纲目》:"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

③《贵州草药》:"凉血止血,化瘀生新。"

④《福建中草药》:"理气散瘀,通关开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研末。外用:煎水含漱、熏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胃气痛:杨梅根(要白种的)一两。洗净切碎,和鸡一只(去头、脚、内脏),水酌量,炖二小时服。(《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功能性胃痛:杨梅树根皮(去粗皮)、青木香马兜铃根)各等量。均洗净切片烘干,共研细末,制成蜜丸。每丸含杨梅树根皮和青木香各一钱半。用法:每日二次,每次-丸,温水送服。(《全展选编·内科》)

③治膈食呕吐:杨梅鲜根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吐血,血崩:杨梅根皮四两。炖肉半斤吃。(《贵州草药》)

⑤治痔疮出血:杨梅根皮四两。炖一只老鸭子吃。(《贵州草药》)

⑥治外伤出血:杨梅根皮研细末,敷伤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跌打扭伤肿痛:杨梅树根二至四两。水煎,熏洗伤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⑧治刀斧伤筋:杨梅树根(烧存性,外黑内焦黄)一两,冰片三分。共研极细末,用耐以药末撒布伤处,以绷带扎护,夏天一日换一次,冬天三日换一次(伤处忌沾生水,忌摇动)。(《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⑨治风虫牙痛:杨梅根皮(厚者,去粗皮)一两,川芎三钱,麝香少许(另研)。上药细末研匀,每用一字,先含温水一口,次用药末于两鼻内搐之,涎出痛止为效。(《杨氏家藏方》立愈散)

⑩治走马牙疳:鲜杨梅根第二重皮,捣极烂,调食盐少许,敷患处。(《泉州本草》)

⑾治臁疮:杨梅根皮三两。煨水服。又用杨梅根皮适量,煨水洗患处。(《贵州草药》)

⑿治疝气:杨梅新根二两。水煎,酌加酒或红糖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芙蓉根

    药材名称芙蓉根拼音Fú Ró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mutabilis L.采收和储藏:

  • 小儿腹痛草

    药材名称小儿腹痛草拼音Xiǎo ér Fù Tònɡ Cǎo别名金沙青叶胆、小儿寒药、小苦药、小苦参、青叶胆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斜茎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petens

  • 乌龙摆尾

    《中药大辞典》:乌龙摆尾药材名称乌龙摆尾拼音Wū Lónɡ Bǎi Wěi别名蛇乌苞、黑乌苞、倒水莲、乌泡(《湖南药物志》),灰山泡、红泡勒、大勒潭(《广西药植名录》)。出处《湖南药物志》来

  • 琴叶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琴叶榕药材名称琴叶榕拼音Qín Yè Rónɡ别名牛奶子树、铁牛入石来源桑科榕属植物琴叶榕Ficus pandurata Hance,以根或叶入药。全

  • 黄珠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珠子草药材名称黄珠子草拼音Huánɡ Zhū Zi Cǎo别名乳痈根来源大戟科黄珠子草Phyllanthus simplex Ret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

  • 羊靥

    《中药大辞典》:羊靥药材名称羊靥拼音Yá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甲状腺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参见"牛靥&qu

  • 枕材

    药材名称枕材拼音Zhěn Cái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木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钓樟根皮"条。化学成分干、枝含挥发油,其中含50%萜烯,22.2%醇类。萜

  • 毛木耳

    药材名称毛木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nt.) Sacc.,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的雨后,产生在山林及庭园中的各种阔叶树的腐木

  • 尖齿耳蕨

    药材名称尖齿耳蕨拼音Jiān Chǐ ěr Jué英文名Sharp-tooth Shield Fern别名岩山鸡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尖齿耳蕨的根茎。拉

  • 台湾海棠

    药材名称台湾海棠来源蔷薇科台湾海棠Malus taiwaniana Kaw. et Koidz.,以果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性味甘、酸、涩,微温。功能主治理气健脾,消食导滞。治食积停滞,胸腹胀满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