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栎叶槲蕨

栎叶槲蕨

药材名称栎叶槲蕨

拼音Lì Yè Hú Jué

别名树上槲蕨、树骨碎补

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槲蕨科植物栎叶槲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naria quercifolia (L.)J.Smith[Polypodium quercifolium 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用刀削去表皮鳞毛后,洗 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约150cm。根茎肉质,横生,粗约2cm,幼嫩顶部密被深棕色、披针形鳞片,顶呈钻形,基部阔卵形,盾状着生,边缘有细密的小齿。叶二型;营养叶厚革质,坚硬,棕色,阔卵形,长达30cm,宽约25cm,基部心脏形而有耳,无柄,边缘深裂;裂片长圆状三角形,长2-5cm,宽1.5-5cm,先端钝圆,两面无毛,全缘;侧脉两面均隆起,上部的斜上,中部的平展,下部的向下反折或弧形,侧脉与横脉相连,小脉连结成伸长的网眼;孢子叶薄革质,坚硬,两面无毛,长圆形,长达100cm,宽约40cm,羽状深裂在叶轴两侧形成狭翅;羽片阔披针形,长约20cm,宽3-4cm,先端渐尖,基部稍扩大,全缘而有软骨质的边,略斜向上;叶轴棕色,中脉禾秆色,基部下面有腺体,侧脉明显斜展,横脉在侧脉间构成5-6行斜四方形大网眼,网眼内的小脉结成许多小网眼。孢子囊群圆形至椭圆形,在每对侧脉之间有2行,每个大网眼内有2个,大小不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缘、路旁的老树干上或季雨林的树干上及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等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呈扁平长条形。表面棕色,密生鳞片,鳞片卵圆形,具长钻头,有锯齿,基部质状着生。两侧及上面有圆形叶柄痕,下面有细根。质轻脆,易折断。断面可见多数黄色点状分体中柱。排列成环。气微,味微苦。

性味苦;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补肾续骨,活血止血。。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腰膝痛;筋脉拘挛;肾虚耳鸣;牙痛;尿多;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敷。

各家论述《海南植物志》:功效同槲蕨(骨碎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贵州花椒

    药材名称贵州花椒拼音Guì Zhōu Huā Jiāo别名龙背茨、岩椒、文山岩椒、狗椒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贵州花椒的果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axylum esquirolii Le

  • 扶桑叶

    《中药大辞典》:扶桑叶药材名称扶桑叶拼音Fú Sā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叶。化学成分叶和茎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和β-谷甾醇。药理作用叶和茎的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有

  • 啤酒酵母

    药材名称啤酒酵母别名干酵母、食母生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酵母目内孢霉科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nsen,以菌体入药。炮制经沉淀,洗净后,加入适量蔗糖,干燥,粉碎,压制

  • 匙叶伽蓝菜

    《中药大辞典》:匙叶伽蓝菜药材名称匙叶伽蓝菜拼音Chí Yè Qié Lán Cài别名生川莲(《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白背子草(《广西植

  • 云木香

    药材名称云木香别名广木香、木香来源为菊科云木香属植物云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 [Saussurea lappa Clarke]的根。秋季至第二年春初采挖,除去茎叶泥土,切成

  • 杨梅树皮

    《中药大辞典》:杨梅树皮药材名称杨梅树皮拼音Yánɡ Méi Shù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梅科植物杨梅树皮,春初,剥取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杨梅

  • 小年药

    药材名称小年药拼音Xiǎo Nián Yào别名拔毒散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海桐花科植物云南海桐的叶片。原形态云南海桐,又名:多花海桐花。常绿小乔木。叶互生,革质,披针形,长达20

  • 木麻黄

    药材名称木麻黄拼音Mù Má Huánɡ别名木贼叶木麻黄、木贼麻黄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幼嫩枝叶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uarina equiset

  • 鼺鼠

    《中药大辞典》:鼺鼠药材名称鼺鼠拼音Léi Shǔ别名耳鼠(《山海经,),鼯鼠、夷由(《尔雅》),飞鸓(《广雅》),飞鼠(《上林赋》张揖注),飞生(《尔雅》郭璞注),飞生虫(《本草经集注》)

  • 石蒟

    药材名称石蒟拼音Shí Jǔ别名石南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毛山蒟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martinii C.DC.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摘,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毛山蒟攀援藤本。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