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毛翠雀花

毛翠雀花

药材名称毛翠雀花

拼音Máo Cuì Què Huā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毛翠雀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lphinium trichophorum Franch.[D.purdomii Craib.]

采收和储藏:处长季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

原形态毛翠雀花,多年生草本。茎高25-65cm,被糙毛,有时脱落变无毛。基部或近基部叶3-5,具长柄;叶柄长5-20cm;叶片肾形或圆稍分开,裂片倒卵状楔形,具浅裂片和钝牙齿,两面疏被糙秘,有时脱落。总状花序狭,长6-30cm,下部苞片叶状,上部变小,披针形;轴及花梗有糙毛;小萼片位于花梗上部或近先端贴于萼上,密被长糙毛;花两性,两侧对称;上萼片船状卵形,距下垂,。长1.8-2.4cm;花瓣2,先端微凹,偶尔疏被硬毛;退化雄蕊2,瓣片卵形,2浅裂,有时疏被糙毛;雄蕊多数,无毛;心皮3,被短毛。蓇葖果长1.8-2.8cm。种子四面体形,长约2mm,沿棱有狭翅。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4600m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

性状性状鉴别,根圆锥形,不分枝,长2-4cm,直径2-6mm。表面棕褐色,具纵纹;根头部残留叶柄残基及中空的茎基。质脆,易折断,断面棕黄色。茎多切段,被糙毛,多数脱落。叶皱缩存碎,灰黄绿色,完整叶燕尾服平后呈肾形或圆肾形,3深裂,长3-8cm,宽5-12cm,两面疏被糙毛。总状花序,萼片5,灰紫色,两面有毛,花瓣2。气微,味苦。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散风热;解毒。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0.3-0.6g,每日2-3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鬼柳树

    药材名称鬼柳树拼音Guǐ Liǔ Shù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锈鳞木犀榄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lea ferruginea Royle[O.cuspi-data Wall.ex G.De

  • 杧果钉

    药材名称杧果钉拼音Mánɡ Guǒ Dìnɡ别名刺果苏木来源豆科杧果钉Caesalpinia crist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台湾。性味苦,凉。功能主治祛瘀止痛,

  • 黑虎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虎七药材名称黑虎七别名铁杆七、黑龙七、大叶狗牙七来源蕨类裸子蕨科凤丫蕨属植物中华凤丫蕨Coniogramme intermedia Hieron.,以根状茎入药。夏秋采挖,去须根

  • 鸡骨草

    《中国药典》:鸡骨草药材名称鸡骨草拼音Jī Gǔ Cǎo英文名HERBA ABRI别名红母鸡草、石门坎、黄食草、细叶龙鳞草、大黄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

  • 圆叶野扁豆

    药材名称圆叶野扁豆别名罗网藤、假绿豆来源豆科圆叶野扁豆Dunbaria rotundifolia (Lour.)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生肌。主治急性

  • 冠果草

    《中药大辞典》:冠果草药材名称冠果草拼音Guàn Guǒ Cǎo别名土紫菀、假菱角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泽泻科植物冠果草的全草。秋季采,晒干,切段。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簇生水底。叶浮水

  • 莴苣

    《中药大辞典》:莴苣药材名称莴苣拼音Wō Jù别名莴苣菜(《肘后方》),千金菜(《清异录》),莴笋(《滇南本草》),莴菜(《纲目》),蕂菜(《河北药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

  • 阿魏

    《中国药典》:阿魏药材名称阿魏拼音ā Wèi英文名RESINA FERULAE别名臭阿魏、细叶阿魏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 M. Shen

  • 关公须

    药材名称关公须拼音Guān Gōnɡ Xū别名叶下红、小活血、红花草、关羽须、根下红、落地红、土活血、扑地红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关公须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diangsi

  • 山蜡梅

    药材名称山蜡梅拼音Shān Là Méi别名香风茶、毛山茶、岩马桑来源药材基源:为蜡梅科植物山蜡梅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采收和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