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水麻叶

水麻叶

《中药大辞典》:水麻叶

药材名称水麻叶

拼音Shuǐ Má Yè

别名甘草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荨麻科植物冷水花全草。秋后采。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高30~60厘米。叶对生,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12厘米,宽约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主脉3条;叶柄长2~7厘米;托叶脱落性。聚伞花序疏松,花白色,单性;雄花花被4裂,裂片短尖,先端微内曲,雄蕊4;雌花花被,3或4裂,裂片不相等,柱头画笔头状。瘦果为宿存的萼所包被。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间石头裂缝处,或阴湿沟边。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性味淡微苦,凉,无毒。

功能主治利湿,清热,退黄。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黄疸,周身发黄:鲜土甘草三钱,水杨柳五钱,生黄栀三钱,黄泡刺根三钱,枫香根二钱五分。加红糖少许,水煎服,日服二次。

②治肺痨:土甘草一两,泡酒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水麻叶

药材名称水麻叶

拼音Shuǐ Má Yè

别名麻叶(《分类草药性》)。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荨麻科植物紫麻全草。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紫麻,又名:白水芋麻、野麻、大叶麻、大毛叶、紫苎麻

直立灌木,被柔毛,或近于秃净,高可达1.5米。茎上有肋槽。单叶互生,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阔楔形至浑圆形,上面淡绿色,下面被白色短茸毛或短柔毛;叶柄长1~4厘米,上部叶的叶柄短,仅长4~8毫米;托叶披针形,长1厘米,早落。花雌雄异株,成腋生小型头状的一簇;雄花花球近无柄,花被片3数,花丝突出;雌花花球由8~11朵小花组成,具短柄或近无柄,子房上位,1室,柱头盾状,密生一束长毛。瘦果卵圆形。花期春季。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溪边、林下潮湿处。分布云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无毒。"

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止血。"

②《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损伤,透发麻疹,及月瘕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4两。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水麻叶,以金钱草,红牛藤酸浆草炖酒服。

②治小儿麻疹:水麻叶、西河柳、红牛皮菜。水煎服。

③治月瘕病:水麻叶、铧头草、牛尾草七、马鞭草刘寄奴。共炖鸡服。(选方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猪脂膏

    药材名称猪脂膏拼音Zhū Zhī Gāo别名猪膏、猪脂(《金匮要略》),猪肪膏(《别录》),猪脂肪(《千金·食治》)。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脂肪油。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 曼陀罗根

    《中药大辞典》:曼陀罗根药材名称曼陀罗根拼音Màn Tuó Luó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等的根。化学成分白曼陀罗根含总生物碱0.35%,

  • 卵叶蜘蛛抱蛋

    药材名称卵叶蜘蛛抱蛋拼音Luǎn Yè Zhī Zhū Bào Dàn别名粽巴叶、蜘蛛抱蛋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卵叶蜘蛛抱蛋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

  • 蟋蟀

    《全国中草药汇编》:蟋蟀药材名称蟋蟀拼音Xī Shuài别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来源蟋蟀科昆虫蟋蟀Gryllulus chinensis Weber,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开

  • 金耳环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耳环药材名称金耳环拼音Jīn ěr Huán别名土细辛、一块瓦来源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纤梗细辛Asarum gracilipes C. S. Yang, mss.以全草入

  • 蝮蛇骨

    《中药大辞典》:蝮蛇骨药材名称蝮蛇骨拼音Fù Shé Gǔ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骨骼。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赤痢,取骨烧为黑末,饮下三钱匕。"

  • 水苎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苎麻药材名称水苎麻拼音Shuǐ Zhù Má别名山麻、水麻、悬铃木叶、掌叶麻、大水麻、水禾麻、马鞭麻、龟尾麻、薮苎麻、芙蓉麻来源荨麻科水苎麻Boehmeria

  • 鲳鱼

    《中药大辞典》:鲳鱼药材名称鲳鱼拼音Chānɡ Yú别名鮀鱼(《临海异物志》),昌侯龟、昌鼠(《本草拾遗》),狗瞌睡鱼(《岭表录异》),鲳鳊(《医林纂要》),镜鱼、平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 功劳叶

    药材名称功劳叶拼音Gōnɡ Láo Yè别名枸骨叶、猫儿刺、枸骨刺、八角茶、老鼠刺、十大功劳叶、老虎刺、狗古艻、散血丹、八角刺、羊角刺、老鼠怕出处本品入药始见于《本草拾遗》,原名"枸骨叶"。功劳叶为十

  • 丁香露

    《中药大辞典》:丁香露药材名称丁香露拼音Dīnɡ Xiānɡ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干燥花蕾的蒸馏液。性味气烈,味微辛。功能主治治寒澼,胃痛。用法用量内服:隔水炖温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