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油头草

油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油头草

药材名称油头草

别名鱼眼草、无喙齿冠草

来源菊科油头草Myriactis nepalensis Less.,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味微辛,凉。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主治痢疾,肠炎,慢性中耳炎,牙痛,关节肿痛。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油头草

药材名称油头草

拼音Yóu Tóu Cǎo

别名山羊梅、大鱼眼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圆舌粘冠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aceis nepalensis Les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晾干。

原形态圆舌粘冠草 多年生草本,通常粗壮,高达1m。根茎短而横走。茎直立,全株无毛,分枝斜升。基生叶及茎下部的叶较大,间或浅裂或深裂,两侧裂片1-2对,极少3对,叶柄长达10cm;中部茎叶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4-10cm,宽2.5-4.5cm,边缘有大锯齿或圆锯齿,下部沿叶柄下延成具翅的叶柄,柄基扩大贴茎;上部茎叶渐小,渐无柄,基部扩大贴茎或耳状抱茎;全部叶上面无毛,下面沿脉有极稀疏的短柔毛。头状花序球形或半球形,径1-1.5cm,单生茎顶或枝端,多数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或伞房状圆锥花序;总苞片2-3层,几等长,外面被微柔毛;外围舌状雌花多层;舌片圆形,长宽相当,先端圆形或微凹;中央有少数两性管状花,檐部宽钟状,先端4齿裂。瘦果压扁,无喙,边缘脉关加厚,先端有粘质分泌物;无冠毛。花期4-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50-3400m的山坡山谷林缘、林下,灌丛中,或近水潮湿地或荒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湖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性味味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秀疹;止痛。主痢疾;肠炎;中耳炎;麻疹透发不畅;牙痛;关节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多蒴曲尾藓

    药材名称多蒴曲尾藓拼音Duō Shuò Qǔ Wěi Xiǎn别名大曲尾藓来源药材基源:为曲尾藓科植物多蒴曲尾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ranum majus Turn.[D.scopar

  • 慈姑花

    《中药大辞典》:慈姑花药材名称慈姑花拼音Cí Gū Huā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泽泻利植物慈姑的花。功能主治《中国医学大辞典》:"明目,去湿。治一切疗肿痔漏。"&qu

  • 鲎肉

    《中药大辞典》:鲎肉药材名称鲎肉拼音Hòu Ròu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肉。原形态东方鲎,又名:鲎鱼(《广志》)。体长70余厘米,宽约30厘米,全体深褐色,头胸及腹

  • 红梗草

    药材名称红梗草拼音Hónɡ Gěnɡ Cǎo别名泽兰、红秆草、红升麻、黄力花、接骨草、大泽兰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异叶泽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atoriumheterophyllum

  • 西瓜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瓜霜药材名称西瓜霜拼音Xī Guā Shuānɡ别名西瓜白霜制法一法:用未成熟的西瓜皮与皮硝加工制成。一般于农历8月节后,制备较宜,因天气风凉,瓜不易烂,将较生的西瓜切开一小口,

  • 路边姜

    《全国中草药汇编》:路边姜药材名称路边姜拼音Lù Biān Jiānɡ别名姜花、土姜活、山姜活来源姜科姜花属植物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 Koen.,以根状茎、果入药。冬

  • 姜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皮药材名称姜皮拼音Jiānɡ Pí别名生姜皮来源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栓皮及附着的一部分表层。将生姜洗净,浸于清水中过夜,用刀

  • 水慈姑

    药材名称水慈姑拼音Shuǐ Cí Gū别名剪刀草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泽泻科植物长叶泽泻的全草。春、夏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纤细白嫩,多透明横纹,中空,无地下球茎。数叶从根部丛生;

  • 狗脑

    《中药大辞典》:狗脑药材名称狗脑拼音Gǒu Nǎo别名狗脑髓(《医学入门》)。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脑髓。化学成分脑的各部,化学组成并不一致,含率颇不相等。灰白质含水分78.7%,蛋白质1.7

  • 蒲棒

    药材名称蒲棒拼音Pú Bànɡ别名蒲棰、蒲厘(《本草图经》),蒲槌(《本草衍义》),水蜡烛实(《广东新语》)。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果穗(药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