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炮姜

炮姜

《中国药典》:炮姜

药材名称炮姜

拼音Pào Jiānɡ

来源本品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微辛、辣。

鉴别本品粉末棕褐色。淀粉粒众多,卵圆形、椭圆形、三角状卵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5~40μm,脐点点状,位于较小端,也有呈裂缝状者,层纹有的明显。偶见糊化淀粉粒团块。油细胞及树脂细胞散于薄壁组织中,内含淡黄色油滴或暗红棕色物质。纤维成束或散离,先端钝尖,少数分叉,有的一边呈波状或锯齿状,直径15~40μm,壁稍厚,非木化,具斜细纹孔,常可见菲薄的横隔。梯纹、螺纹及网纹导管多见,少数为环纹导管,直径15~70μm。 导管或纤维旁有时可见内含暗红棕色物的管状细胞,直径12~20μm。

炮制取净干姜,照烫法(附录Ⅱ D)用沙烫至鼓起,表面棕褐色。

性味辛、热。

归经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华本草》:炮姜

药材名称炮姜

拼音Pào Jiānɡ

英文名Common Ginger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干燥根茎的炮制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采收和储藏:同干姜

原形态姜,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茎肥厚,断面黄白色,有浓厚的辛辣气味。叶互生,排成2列,无柄,几抱茎;叶舌长2-4mm;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1.5-2.2cm,先端渐尖,基部狭,叶革鞘状抱茎,无毛。花葶自根茎中抽出,长15-25cm;穗状花序椭圆形,长4-5cm;苞片卵形,长约2.5cm,淡绿色,边缘淡黄色,先端有小尖头;花萼管长约1cm,具3短尖齿;花冠黄绿色,管长2-2.5cm,裂片3,披针形,长不及2cm,唇瓣的中间裂片长圆状倒卵开,较花冠裂片短,有紫色条纹和淡黄色斑点,两侧裂片卵形,黄绿色,具紫色边缘;雄蕊1,暗紫色,花药长约9m,药隔附属体包裹住花柱;子房3室,无毛,花柱1,柱头近球形。蒴果。种子多数,黑色。花期8月。

生境分部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少广为栽培。

性状性状鉴定: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微辛、辣。

显微鉴定:本品粉末棕褐色。①淀粉粒众多,卵圆形、椭圆形、三角状卵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5-40μm,脐点点状,位于较小端,也有呈裂缝状者,层纹有的明显。偶见糊化淀粉粒团块。②油细胞及树脂细胞散于薄壁组织中,内含淡黄色油滴或暗红棕色物质。③纤维成束或散离,先端钝尖,少数分叉,有的一边呈波状或锯齿状,直径15-40μm,壁稍厚,非木化,具斜细纹孔,常可见菲薄的横隔。④梯纹、螺纹及网纹导管多见,少数为环纹导管,直径15-70μm。导管或纤维旁有时可见内含暗红棕色物的管状细胞,直径12-20μm。

药理作用温中散寒,温经止血。

鉴别总灰分不得过70%(药典附录ⅨK)。

炮制取净干姜,照烫法(附录ⅡD)用沙烫至鼓起,表面棕褐色。

性味味苦;辛;性温

归经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温中止泻;温经止血。主虚寒性脘腹疼痛;呕吐;泻痢;吐血;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及阴虚有热者禁服。

临床应用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木通根

    《中药大辞典》:木通根药材名称木通根拼音Mù Tōnɡ Gēn别名八月瓜根(《分类草药性》)。出处《药性论》来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及白木通的根。9~10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黄石脂

    药材名称黄石脂拼音Huánɡ Shí Zhī别名黄符出处黄石脂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1.《吴普本草》云:“或生嵩山(今河南登封县北),色如豚脑、雁(《别录》作‘鹰’,一作&

  • 牡荆根

    《中药大辞典》:牡荆根药材名称牡荆根拼音Mǔ Jīnɡ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根。性味苦辛,温。①《别录》:"甘苦,平,无毒。"②《纲目》:"苦微辛。

  • 荔枝藤

    《中药大辞典》:荔枝藤药材名称荔枝藤拼音Lì Zhī Ténɡ别名红叶藤、红叶秋树、牛见愁(《广州植物志》),牛栓藤(《广西植物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牛栓藤种植物红叶藤的

  • 赤瓟

    《中药大辞典》:赤瓟药材名称赤瓟拼音Chì Páo别名气包(《东北药植志》),赤包、山屎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赤瓟的果实。果实成熟后连柄摘

  • 王母钗

    药材名称王母钗拼音Wánɡ Mǔ Chāi别名碱草、五粒关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种植物异型莎草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erus difformis L.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连根拔起,

  • 大夜关门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夜关门药材名称大夜关门拼音Dà Yè Guān Mén别名羊蹄风、猪腰藤来源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多脉羊蹄甲Bauhinia pernervosa L. Chen,以根和叶入药。秋季

  • 凤尾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尾七药材名称凤尾七拼音Fènɡ Wěi Qī别名凤尾草、凤凰草、香景天来源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小丛红景天Rhodiola dumulosa (Franch.) Fu [S

  • 红黑二丸

    药材名称红黑二丸拼音Hónɡ Hēi èr Wán别名一点血、岩丸子、鸳鸯七、红白二丸(《神衣架中草药》)。出处《神农架中草药》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中华秋海棠的根茎。夏季开

  • 翠鸟

    药材名称翠鸟拼音Cuì Niǎo别名鱼狗来源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Alcedo atthi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解毒,通淋。主治痔疾,淋病及鱼骨哽喉等。治淋病:翠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