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热带灵芝

热带灵芝

药材名称热带灵芝

拼音Rè Dài Línɡ Zhī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热带灵芝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noderma tropicum(Jungh.)Bres.

采收和储藏:秋冬采集,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肾形,半圆形有后沿,有时也呈圆形,直径10-20cm,厚1-3cm;表面红褐色至紫红褐色,有漆样光泽,有环纹或皱纹;边缘圆而钝或薄而锐,新鲜时黄白色或红褐色。菌柄侧生,罕中生,斜立或直立,长5-10cm,上粗下细,直径可达4cm,红褐色至枣褐色。管口面新鲜时白色,伤时变淡褐色;管口长圆形至近角形,每1mm间4-5个;菌管淡棕色,长2-5mm。孢子瓜子形,平截、褐色,内壁有刺状小沟,(5-8)μm×(4-5.5)μm,内有油球。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大叶合欢、相思树的树桩、枯根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肾形或半圆形,直径10-20cm,厚约3mm。表面红褐色或紫红褐色,有似漆样光泽,具同心环纹或皱纹,边缘钝圆,波状或浅瓣裂。管口面白色或浅褐色,管口长圆形或多角形,每1mm间4-5个。菌柄多侧生,长5-10cm,直径可达4cm,红褐色。木栓质。气微,味淡。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抗肿瘤。主冠心病;肿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冲。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麦冬

    药材名称山麦冬拼音Shān Mài Dōnɡ英文名RADIX LIRIOPES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 (Thunb.)Lour. var. prolife

  • 红牛皮菜

    药材名称红牛皮菜拼音Hónɡ Niú Pí Cài别名厚皮菜、牛皮菜来源藜科植物莙荙菜Beta vulgaris L. var. cicla L.,以全草入药。

  • 马尿烧

    药材名称马尿烧拼音Mǎ Niào Shāo别名按骨木(《黑龙江中药》),本巴木(《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毛接骨木的根、枝叶。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5~6米

  • 滇藏方枝柏

    药材名称滇藏方枝柏拼音Diān Cánɡ Fānɡ Zhī 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滇藏方枝柏的球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na wallichiana(Hook.f.et Thoms.)

  • 黑面叶根

    药材名称黑面叶根拼音Hēi Miàn Yè Gēn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黑面叶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生境分部产广西、广东等地。性状干燥根呈圆柱状

  • 鬼目

    《中药大辞典》:鬼目药材名称鬼目拼音Guǐ Mù别名来甘(《别录》),白草子(陶弘景),排风子(《纲目》),毛藤果(《百草镜》)。出处《别录》来源为茄科植物白英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

  • 卷丝苦苣苔

    《中药大辞典》:卷丝苦苣苔药材名称卷丝苦苣苔拼音Juǎn Sī Kǔ Jù Tái别名渣加哈梧(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卷丝珊瑚苣苔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

  • 川乌

    药材名称川乌拼音Chuān Wū英文名RADIX ACONITI别名乌头、五毒根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干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

  • 牛金子

    药材名称牛金子拼音Niú Jīn Zi别名小叶蒲桃、鱼鳞木、细子莲、假黄杨、山乌珠来源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赤楠蒲桃Syzygium buxifolium Hook. et Arn.,以根或根皮

  • 樟梨子

    药材名称樟梨子拼音Zhānɡ Lí Zǐ别名樟梨、香樟子、樟树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病态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Laurus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