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白楠木

白楠木

药材名称白楠木

拼音Bái Nán Mù

别名美人柴、粘柴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刨花润楠的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hilus pauhoi Kanehira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用宽刨刀刨成宽约4cm的薄片,晒干备用。

原形态刨花润楠乔木,高6.5-20m,直径达30cm。小枝绿带褐色,干时常黑色,无毛或新枝基部有浅棕色小柔毛;顶芽球形至近卵形,鳞片密被棕色或黄棕色小柔毛。叶常集生小枝梢端;叶柄长1.2-1.6(-2.5)cm;叶片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间或倒披针形,长7-15(-17)cm,宽2-4(-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尖头稍钝,基部楔形,革质,下面浅绿色,嫩时除中脉,侧脉外密被灰黄色贴伏绢毛,老时仍被贴伏小绢毛。聚伞状圆锥花序生当年枝下部,约与叶近等长;花两性;花梗纤细,长8-13mm;花破裂片6,卵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约6mm,先端钝;能育雄蕊9,无毛,花药4室,第3轮雄蕊花药外向瓣裂;退化雄蕊长约1.5mm;子房近无毛,近球形,花柱较子房长,柱头小,头状。果实球形,直径1-1.3cm,熟时黑色。花期4-5月,果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土壤湿润肥沃的山坡灌丛或山谷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种子含油0.9%,内有癸酸(capr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十四碳烯酸(tetradece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二十碳烯酸(eicosenoic acid)。树皮含树脂。

性味甘;微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润燥通便。主烫伤;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冷开水浸泡,取液涂;或用浸液灌肠通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鸬鹚肉

    《中药大辞典》:鸬鹚肉药材名称鸬鹚肉拼音Lú Cí Ròu别名水老鸦(《本草衍义》),摸鱼公(《纲目拾遗》),鱼鹰(《中国动物图谱·鸟类》))。出处《雷公炮炙论

  • 虎杖叶

    《中药大辞典》:虎杖叶药材名称虎杖叶拼音Hǔ Zhànɡ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异槲皮甙,较多的叶绿醌C和叶绿醌B,鞣质17%。功能主治①《本草

  • 西瓜子壳

    《中药大辞典》:西瓜子壳药材名称西瓜子壳拼音Xī Guā Zǐ Ké出处《本草撮要》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种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西瓜"条。功能主治《本草撮要》:&quo

  • 雁脂

    药材名称雁脂拼音Yàn Zhī别名大雁油、鸿雁油来源雁行目鸭科鸿雁Anser cygnoides (L.),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西伯利亚,冬迁我国沿海一带。功能主治益气解毒,舒筋活血。

  • 决明子

    《中国药典》:决明子药材名称决明子拼音Jué Mínɡ Zǐ英文名SEMEN CASSIAE别名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草决明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

  • 窄叶南蛇藤

    药材名称窄叶南蛇藤拼音Zhǎi Yè Nán Shé Ténɡ别名倒披针叶南蛇藤。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窄叶南蛇藤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oblanceifolius W

  • 竹柏根

    药材名称竹柏根拼音Zhú Bǎ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罗汉松科植物竹柏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pus nagi(Thunb.)Zoll.et Mor.ex Zoll.[Myri

  • 斑地锦

    药材名称斑地锦拼音Bān Dì Jǐn别名血筋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斑地锦的全草。6~9月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匍匐小草本,高15~25厘米,含

  • 金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兰药材名称金兰来源兰科金兰Cephalanthera falcata (Thunb.) Blum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南、四川、华东。功能主治清热,泻火。主治喉痛,牙痛

  • 霜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霜红藤药材名称霜红藤别名山货榔、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来源卫矛科霜红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