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皂荚根皮

皂荚根皮

药材名称皂荚根皮

拼音Zào Jiá Gēn Pí

别名木乳(《普济方》)。

出处《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根皮,秋、冬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皂荚"条。

化学成分同属植物山皂荚的树皮、根含少量生物碱三刺皂荚碱,即3-(3-甲基-2-丁烯基)腺嘌呤。

性味《纲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纲目》:"根皮:治风热疚气,杀虫。"

②《四川中药志》:"根:通利关窍,除风解毒。治风湿骨痛,痒子,疮毒及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1~5钱。

复方①治肺脏风毒:木乳(阴干,炙黄)、蒺藜子(炙,去角)、黄芪(锉)、人参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炮)等分,上为散,每服一钱,沸汤点服。(《普济方》木乳散)

②治产后肠脱不收:皂角树皮半斤,皂角核一合,川楝树皮半斤,石莲子(炒,去心)一合。为粗末,煎汤,乘热以物围定,坐熏洗之,挹干,便吃补气丸药一服,仰睡。(《妇人良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血藤

    《中药大辞典》:小血藤药材名称小血藤拼音Xiǎo Xuè Ténɡ别名钻骨风、八仙草(《分类草药性》),血糊藤(《经济植物手册)),钻石风(《重庆草药》),天青地红(《陕西中草药》

  • 酸藤木

    《中药大辞典》:酸藤木药材名称酸藤木拼音Suān Ténɡ Mù别名白背酸藤、通天霸、炮子藤(《陆川本草》),透地龙(《南宁市药物志》),鸡母酸,酸醋木、海底龙(《广西药植名录》)

  • 通骨消

    药材名称通骨消拼音Tōnɡ Gǔ Xiāo别名白狗肠(《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的根。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稍木质大藤本,幼茎密被粗糙的短毛,节明显,略膨大。叶

  • 罗布麻

    《中药大辞典》:罗布麻药材名称罗布麻拼音Luó Bù Má别名吉吉麻(《江苏植药志》),泽漆麻、缸花草、野茶(《陕西中草药》),罗布欢的尔(维名)。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

  • 桂花露

    《中药大辞典》:桂花露药材名称桂花露拼音Guì Huā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经蒸馏而得的液体。性味《纲目拾遗》:"味微苦。"功能主治疏肝

  • 野颠茄

    《中药大辞典》:野颠茄药材名称野颠茄拼音Yě Diān Qié别名癫茄(《广州植物志》),山马铃、大丁茄、小颠茄、天茄子、假茄子(《广西药植名录》),红癫茄、黄贡茄、鬼茄(《广东中草药》),

  • 锅焦

    药材名称锅焦拼音Guō Jiāo别名锅粑(王玷桂《不药良方》),黄金粉(《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烧干饭时所起的焦锅巴。性味《纲目拾遗》:"味苦甘,性平。"功能主治《纲

  • 四叶细辛

    《中药大辞典》:四叶细辛药材名称四叶细辛拼音Sì Yè Xì Xīn别名四叶对、四块瓦(《江西草药》)。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多穗金粟兰的根及全草。夏、秋采收

  • 术苗

    药材名称术苗拼音Shù Miáo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菊科植物白术的苗叶。冬季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术"条。功能主治①《本草经集注》:"去水。&

  • 薄雪火绒草

    药材名称薄雪火绒草拼音Báo Xuě Huǒ Rónɡ Cǎo别名火艾、小毛香、薄雪草来源菊科薄雪火绒草Leontopodium japonicum Miq.,以花入药。生境分部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