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素馨花

素馨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素馨花

药材名称素馨花

拼音Sù Xīn Huā

别名鸡爪花、多花素馨

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素馨花Jasminum polyanthum Franch.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行气调经止痛,清热散结。用于胃痛,肝炎,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口腔炎,皮肤搔痒,睾丸炎,乳腺炎,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素馨花

药材名称素馨花

拼音Sù Xīn Huā

别名耶悉茗花(《南方草木状》),野悉蜜(《酉阳杂俎》),玉芙蓉(《花镜》),素馨针(《广东中药》)。

出处《纲目》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素馨花的干燥花蕾。夏、秋采收,在清晨太阳未出时采摘花蕾,隔水蒸约20分钟,然后取出晒干。

原形态直立灌木。枝下垂,有角棱,平滑无毛。单数羽状复叶对生;总叶柄扁平而有翅;小叶5~7片,椭圆形、阔椭圆形或卵形,先端有极小之尖头,或呈三角尖形。花两性,聚伞花序顶生,有花数朵,花白色;萼裂片5枚,线形,长6毫米,约为花冠筒长的1/3;花冠简长2厘米,裂片芽时覆瓦状排列,开展时长1.3厘米,宽7毫米;雄蕊2,生于花冠筒内,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近基部着生;子房2室。浆果黑色,椭圆形。花期2~6月(广东7~12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云南、广东、福建、台湾、四川、浙江等地均有栽培,亦有野生者。产于广东等地。

性状干燥的花蕾不带花萼及子房,全长约2厘米,花冠管细长管状,长约1厘米,粗约1毫米,花冠5裂片,覆瓦状紧裹在一起,呈毛笔头状,基部粗约3毫米;全体淡黄棕色,有细纵脉,剖开可见花冠管上部着生2枚雄蕊,花丝短,花药狭长圆形,中央常有花柱残存。质稍硬脆,遇潮变软。气香,味苦微涩。以金黄色、味香、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广东中药》Ⅱ:"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岭南采药录》:"解心气郁痛,止下痢腹痛。"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肝炎、肝硬化的肝区痛。胸肋不舒,心胃气痛,下痢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泡茶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素馨花

药材名称素馨花

拼音Sù Xīn Huā

别名耶悉茗花、野悉蜜、玉芙蓉、素馨针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1.《南方草木状》:耶悉茗花、末利花,皆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

2.《酉阳杂俎》:野悉蜜,出拂箖,亦出波斯。苗长七、八尺,叶似梅叶,四时敷荣,其花五出,白色,不结子,花若开时,遍野皆香,与岭南詹糖香相类。西域人常采其花,压以为油,甚香滑。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素馨花的干燥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 grandiflorum L.[J.offici-nale L.var.grandiflorum(L.)Stokes]

采收和储藏:于夏、秋季节,花蕾形成后选晴天,当太阳尚未升起时采摘花蕾,隔水蒸15~20min,使其变软后,取出晾干即成。

原形态攀援灌木,高2-4m。小枝圆柱形,具棱或沟。叶对生,羽状深裂或具5-9小叶;叶轴常具窄翼,叶柄长0.5-4cm;小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顶生小叶片常为窄菱形,长0.7-3.8cm,宽0.5-1.5cm,先端急尖、渐尖、钝或圆,有时具短尖头,基部楔形、钝或圆。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2-9朵;花序梗长0-3cm;苞片线形,长2-3mm;花梗长0.5-2.5cm,花序中间之花的梗明显短于周围之花的梗;花芳香;花萼无毛,裂片锥状线形,长5-10mm;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长1.3-2.5cm,裂片多为5枚,长圆形,长1.3-2.2cm,宽0.8-1.4cm。花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石灰岩山地。

资源分布: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自然条件,土壤以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上为好。

栽培技术 用压条、扦插繁殖。主要用伞形压条法繁殖:选4~5年生植株,在冬季修剪时,选顶端健壮、年势旺盛的枝条4~5根,待枝条延伸到一定长度时,把枝条的中下部埋入土中,第2年秋季,压条生长出新根后,切断与母株的联系,待新株完全成活后再行移栽。扦插繁殖:在7~8月间截取15~20cm长、带有2-3芽苞的枝条,斜插于苗床中,保持床温25~35℃,经常湿润,约1个月左右即可生出新根。在早春或晚秋季节分栽定植。行株距按1m左右挖成直径40~50cm坑穴,每穴施腐热基肥10~15kg,每穴栽2~3株或3~4株为一丛,填土踏实,浇水培育,加强管理。

性状性状鉴别 花蕾略呈笔头状,长2-3cm。表面金黄色或淡黄褐色,皱缩,花冠筒细管状,长1-2cm,直径1-1.5mm,花冠裂片5片,呈覆瓦状裹紧,直径2-3mm,剖开可见着生于花冠筒上部的2枚雄蕊,花丝短,花药狭长圆形,中央常有花柱残存。质稍脆,遇潮变软。气香,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以色金黄、气香浓者为佳。素馨花中含有芳樟醇(linalool),乙酸苯甲酯(benzyl acetate),苯甲酸(Z)-3-乙烯酯〔(Z)3-hexenyl benzoate],顺式-茉莉酮(cis-jasmone),吲哚(indol),素馨内酯(jasmine lac-tone)及茉莉酮酸甲酯(methyljasmonate)[1]。同属植物素方花花蕾和盛开的花中所含成分不同。花蕾中的主要成分为植物醇(phytol)和芳樟醇(linalool)。芳香族化合物尤其是对-烯丙基苯酚(p-allylphenol)仅见于开放的花中,花中还含乙酸苄酯(benzyl acetate),橙花醇(nerol),牻牛儿醇(geraniol),吲哚(indole),4-异丙基苯甲酸甲酯[methyl(4-iso-propanyl)benzoate〕,苯甲酸己烯酯(hexyl benzoate),三甲基十五碳酮(trimethylpentadecanone),异植醇(isophytol),苯甲酸桂皮酯(cinnamyl benzoate),乙酸异植醇酯(isophytyl acetate),牻牛儿醇基牻牛儿醇(geranylgeraniol),乙酸植醇酯(phytyl acetate)及乙酸牻牛儿醇基牻牛儿醇基牻牛儿醇酯(geranylgeraniol acetate)[2]。

性味微苦;性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舒肝解郁;行气止痛。主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脘腹作痛;下痢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代茶饮。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解心气郁痛,止下痢腹痛。

2.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肝炎、肝硬化的肝区病,胸肋不舒,心胃气痛,下痢腹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胶香

    药材名称白胶香拼音Bái Jiāo Xiānɡ别名枫香脂(《唐本草》),枫脂(《通典》),白胶(《儒门事亲》),芸香(《本草原始》),胶香(《国药的药理学》)。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金缕梅科植

  • 垂柳

    药材名称垂柳拼音Chuí Liǔ别名柳树、清明柳、吊杨柳、线柳、倒垂柳、青龙须[根名]来源杨柳科柳属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 L.,以枝、叶、树皮、根皮、须根等入药。枝、叶夏

  • 刺楸树根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根药材名称刺楸树根拼音Cì Qiū Shù Gēn别名刺五加(《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化学

  • 万年青叶

    《中药大辞典》:万年青叶药材名称万年青叶拼音Wàn Nián Qīnɡ Yè出处《本草新编》来源百合科植物万年青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万年青根"条

  • 毛叶楼梯草

    药材名称毛叶楼梯草拼音Máo Yè Lóu Tī Cǎo别名米烧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锐齿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cyrtandrifolium(Zoll.et M

  • 熊尾草

    药材名称熊尾草拼音Xiónɡ Wěi Cǎo别名两广直管花、杂发直管草、当芽、山薄荷、蛇头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石生鸡脚参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thosiphon marmoritis

  • 波罗蜜叶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叶药材名称波罗蜜叶拼音Bō Luó Mì Yè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叶。功能主治①《中国树木分类学》:"叶磨粉,热之以

  • 鸡腿堇菜

    药材名称鸡腿堇菜拼音Jī Tuǐ Jǐn Cài别名走边疆、红铧头草来源堇菜科鸡腿堇菜Viola acuminata Ledeb.,以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性味淡,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

  • 虎杖叶

    《中药大辞典》:虎杖叶药材名称虎杖叶拼音Hǔ Zhànɡ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异槲皮甙,较多的叶绿醌C和叶绿醌B,鞣质17%。功能主治①《本草

  • 刺竹茹

    药材名称刺竹茹拼音Cì Zhú Rú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