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紫檀

紫檀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檀

药材名称紫檀

拼音Zǐ Tán

来源豆科紫檀属植物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 L.的木材心部

性状呈长方块状或小碎块,显棕红色,久于空气接触时变暗。质坚实,不易断,切断面有深浅相隔的层纹(非年轮,为薄壁组织与木纤维所形成)。无臭。以水煮之不产生红色溶液,故可与其他红色木材区别。

性味咸,微寒。

功能主治磨粉或汁用为疮毒药,有消肿毒之效。

备注(1)紫檀为“红木”的一种,可制贵重的器具或染料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紫檀

药材名称紫檀

拼音Zǐ Tán

别名紫真檀(《别录》),赤檀、胜沉香(《纲目》),紫檀香(《本草备要》)。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豆科植物紫檀心材。夏、秋季采。

原形态紫檀,又名:榈木、花榈木、蔷薇木、羽叶檀、青龙木、黄柏木。

乔木,高15~25米,直径达40厘米。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9,矩圆形,长6.5~11厘米,宽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无毛;托叶早落。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梗及序轴有黄色短柔毛;小苞片早落;萼钟状,微弯,萼齿5,宽三角形,有黄色疏柔毛;花冠黄色,花瓣边缘皱折,具长爪;雄蕊单体;子房具短柄,密生黄色柔毛。荚果圆形,偏斜,扁平,具宽翅,翅宽可达2厘米。种子1~2。

生境分部生坡地疏林中或栽培。分布广东、云南等地。

性状通常为长条状的块片,长约1米,宽约7~15厘米,树皮及边材已剥除,内外均呈鲜赤色,久与空气接触,则呈暗色以至带绿色的光泽。导管大形,横切面成孔点,纵切面呈线条;有红色的树脂样物质,呈油滴状,散布于木纤维、柔细胞及导管中,易溶于醇。质致密而重。以水煮之,无赤色溶液。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紫檀含紫檀素、高紫檀素、安哥拉紫檀素。同属植物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心材含紫檀红、脱氧紫檀红、山托耳、紫檀芪、紫檀素、高紫檀素、紫檀醇。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的水提取液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可使腹水生成减少,生存时间延长,死亡率有所降低。

性味咸,平。

①《别录》:"味咸,微汉。"

②《日华子本草》:"无毒。"

③《本草逢原》:"咸,平,无毒。"

归经《本草经疏》:"入足厥阴经。"

功能主治消肿,止血,定痛。治肿毒,金疮出血。

①《别录》:"主恶毒,风毒。"

②陶弘景:"摩以涂风毒诸肿;又主金创止血;亦疗淋。"

③《日华子本草》:"醋摩敷一切卒肿。"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敷或磨汁涂。内服:煎汤。

注意本草从新》:"痈肿溃后,诸疮脓多及阴虚火盛,俱不宜用。"

复方①治金疮,止痛止血生肌:紫檀末敷。(《肘后方》)

②治卒毒肿起,急痛:紫檀,以醋磨敷上。(《肘后方》)

各家论述①《纲目》:"白檀辛温,气分之药也,故能理卫气而调脾肺,利胸膈。紫檀咸寒,血分之药也,故能和营气而消肿毒,治金疮。"

②《本草经疏》:"紫真檀,主恶毒风毒。凡毒必因热而发,热甚则生风,而营血受伤,毒乃生焉。此药咸能入血,寒能除热,则毒自消矣。弘景以之敷金疮、止血止痛者,亦取此意耳。宜与番降真香同为极细末,敷金疮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檀

药材名称紫檀

拼音Zǐ Tán

英文名Wood of Burmacoast Padauk

别名紫 Z H A N木、紫真檀、赤檀、胜沉香、紫檀香。

出处出自于《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紫檀的心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切片,晒干。

原形态紫檀 乔木,高15-25m,直径达40cm。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叶柄5-10mm;长7-11cm,宽4-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无毛;托叶早落。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梗及序轴有黄色短柔毛;小苞片早落;萼钟状,微弯,萼齿5,宽三角形,有黄色疏柔毛;花冠黄色,花瓣边缘皱折,具长爪;雄蕊单体;子房具短柄,密生黄色柔毛。荚果圆形,偏斜,扁平,具宽翅,种子1-2颗。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坡地疏林中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性状通常为长条状的块片,长约1m,宽约7-15cm,树皮及边材已剥除,内外均呈鲜赤色,久与空气接触,则呈暗色以至带绿色的光泽。导管大形,横切面成孔点,纵切面呈线条;有红色的树脂样物质,呈油滴状,散布于木纤维、柔细胞及导管中,易溶于醇。质致密而重。以水煮之,无赤色溶液。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心材含安哥拉紫檀素(angolensin),紫檀素(pterocarpin),高紫檀素(homopterocaripin)和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亦含a-桉叶醇(a-eudesmol)和β-桉叶醇(β-eudesmol)。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Pterocarpus santalinus L. f.的水提取液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可使腹水生成减少,生存时间延长,死亡率有所降低。

性味咸;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瘀和营;止血定痛;解毒消肿。主头痛;心腹痛;恶露不尽;小便淋痛;风毒痈肿;金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磨汁涂。

注意本草从新》:痈肿溃后,诸疮脓多及阴虚火盛,俱不宜用。

复方①治金疮,止痛止血生肌: 紫檀末敷。 (《肘后方》)②治卒毒肿起,急痛: 紫檀,以醋磨敷上。 (《肘后方》)

各家论述1.《纲目》:白檀辛温,气分之药也,故能理卫气而调脾肺,利胸隔。紫檀咸寒;血分之药也,故能和营气而消肿毒,治金疮。

2.《本草经疏》:紫真檀,主恶毒风毒。凡毒必因热而发,热甚则生风,而营血受伤,毒乃生焉。此药咸能入血,寒能除热,则毒自消矣。弘景以之敷金疮、止血止痛者,亦取此意耳。宜与番降真香同为极细末,敷金疮良。

3.《别录》:主恶毒,风毒。

4. 陶弘景:摩以涂风毒诸肿;又主金创止血;亦疗淋。

5.《日华子本草》:醋摩敷一切卒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粱米

    《中药大辞典》:白粱米药材名称白粱米拼音Bái Liánɡ Mǐ出处《别录》来源为植物白粱的种仁。原形态粱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种。植物形态详"粟米"条。性味《别录

  • 无花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无花果药材名称无花果拼音Wú Huā Guǒ别名文先果、奶浆果、树地瓜、映日果、明目果、密果来源为桑科榕属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果实,其根及叶也入药。

  • 寄生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生藤药材名称寄生藤拼音Jì Shēnɡ Ténɡ别名上树酸藤、大叶酸藤、黄藤、堂仙公、酸藤公来源檀香科寄生藤Henslowia frutescens Cham

  • 测试

    药材名称测试拼音Cè Shì英文名Spiderflower Root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om

  • 荠薴

    药材名称荠薴拼音Qí Nínɡ英文名Largeserrate Mosla, Herb of Largeserrate Mosla别名臭苏、青白苏出处出自《唐本草》。1.《本草图经》:陈藏器谓荠薴自是一

  • 南瓜藤

    《中药大辞典》:南瓜藤药材名称南瓜藤拼音Nán Guā Ténɡ别名番瓜藤(《本草再新》),盘肠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茎。夏、秋季采收。性

  • 草红藤

    药材名称草红藤拼音Cǎo Hónɡ Ténɡ别名红藤[四川成都]、黄花马豆、铁马豆、蝴蝶草、疆蛇通来源豆科宿苞豆属植物毛宿苞豆Shuteria pampaniniana Hand.

  • 鸡嗉

    《中药大辞典》:鸡嗉药材名称鸡嗉拼音Jī Sù别名鸡喉咙(《卫生易简方》)。出处《纲目》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嗉囊。功能主治治噎膈不通,小便不禁,发背肿毒。《纲目》:"治小便不禁,及

  • 癞皮根

    药材名称癞皮根拼音Lài Pí Gēn别名地道杜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倒卵叶紫麻的根或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nide obovata (C.H.Wright) Merr.[Debre

  • 头发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头发七药材名称头发七拼音Tóu Fɑ Qī别名黑丝草来源地衣类松萝科发属植物亚洲树发Alectoria asiatica Du Rietz,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去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