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红紫苏

红紫苏

药材名称红紫苏

拼音Hónɡ Zǐ Sū

别名木樨臭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走茎龙头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ehania fargesii(Levl.)C.Y.Wu var.radicans(Vaniot)C.Y.Wu

采收和储藏:4-6月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走茎龙头草,多年生草本。多须根,常形成匍匐生根的走茎。茎直立,较粗壮,高50-70cm,四棱形,有槽。叶对生;叶柄长5-30mm;叶片卵圆形,长3-15cm,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疏被柔毛,以叶脉处为多。花通常为腋生双花,总梗极短,常着生于茎最上部的1-3节上;苞片小,披针形;花萼钟状,齿5,卵状三角形至披针形,呈二唇形,上唇3齿略高,下唇2齿略低,外面密被微柔毛;花冠紫色,长约4cm,外面被短柔毛,上唇直立,2裂或2浅裂,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边缘波状;雄蕊4,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被微柔毛;子房4裂,被微柔毛;花柱伸出花冠;柱头2裂;花盘杯状,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花期4-6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800m的常绿及落叶混交林下荫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酒杯、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消肿解毒。主风寒感冒;跌打损伤;疮疡肿毒;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根草药材名称红根草别名红根子、红地胆、根下红、关公须、落地红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黄埔鼠尾Salvia prionitis Hanc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性

  • 肉半边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肉半边莲药材名称肉半边莲别名大半边莲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粗喙秋海棠Begonia crassirostris Irmsch.,以根状茎和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 血藤

    药材名称血藤拼音Xuè Ténɡ别名大血藤(《草木便方》),活血藤(《天宝本草》),黄皮血藤(《四川中药志》),紫金血藤(《重庆草药》),气藤(《贵州草药》),香石藤、铁骨散、小血

  • 木大力王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大力王药材名称木大力王别名海南新樟来源樟科木大力王Neocinnamomum hainanianum Allen,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海南。性味辛,温。有小毒。功能主

  • 飞蛾七

    药材名称飞蛾七拼音Fēi é Qī英文名herb of Smallfruit Meadowrue别名飞蛾七、岩风七、老虎香、狗尾升麻、雨点草、血经草、石黄草、石笋一枝花出处始载于《药学学报》。来源药材

  • 草问荆

    药材名称草问荆拼音Cǎo Wèn Jīnɡ别名马胡须来源药材基源:为木贼科植物草问型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isetum pratense Ehrh.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 追骨风

    《中药大辞典》:追骨风药材名称追骨风拼音Zhuī Gǔ Fēnɡ别名八里花、八里麻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蓝刺头的花序。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漏芦"条。功能主治泡酒服,治跌打

  • 寄生黄

    《中药大辞典》:寄生黄药材名称寄生黄拼音Jì Shēnɡ Huánɡ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蛇菇科植物筒鞘蛇菇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寄生肉质草本,无叶绿素,高5~15厘米。根

  • 山丹

    药材名称山丹拼音Shān Dān别名红百合、连珠(《日华子本草》),川强瞿(《通志》),红花菜(《纲目》),红花百合(《随息居饮食谱》),山百合(《山东中草药手册》)。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

  • 柏树叶

    《中药大辞典》:柏树叶药材名称柏树叶拼音Bǎi Shù Yè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叶。全年可采,剪取枝叶,阴干。原形态柏木,又名:香柏(《三辅旧事》),香扁柏、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