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胭脂木

胭脂木

药材名称胭脂木

拼音Yān Zhi Mù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木科植物红木的根皮、叶、果肉、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xa orellana L.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7cm。幼枝棕褐色,密被红棕色短腺毛,具明显早落的托叶痕。单叶互生;叶柄长2.5-8cm,无毛;叶片卵形,长8-20cm,宽5-13cm,先端渐尖,基部阔截形,有时略呈心形,边缘全缘;基出脉5条。圆锥花序顶生,序梗粗壮,密被红棕色的鳞片和腺毛;花红色,直径4-5cm;萼片5,倒卵形,长约1cm,外面密被褐黄色鳞片;花瓣5,倒卵形,长1-2cm;雄蕊多数;子房上位,花柱单一,柱头2浅裂。蒴果卵形或近于形,长2.5-4cm,密被长刺,2瓣裂。种子多数,倒卵形,暗红色。花期秋冬。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气候温暖、潮湿、土壤疏松、富有含腐质的土壤。

资源分布: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化学成分红木的叶中含没食子酸(gallic acid),没食子酚(pyrogallol)和异高山黄芩素(isoscutellarein)[1]。

药理作用胭脂木叶中所含的异高山黄芩素对大鼠晶状体醛糖还原酶具强的抑制活性。

毒性胭脂木叶中所含的导高山黄芩素对大鼠晶状体醛糖还原酷具强的抑制活性[1]。

功能主治退热;截疟;解毒。主发热;疟疾;咽痛;黄疸;痢疾;丹毒;毒蛇咬伤;疮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粱米

    《中药大辞典》:黄粱米药材名称黄粱米拼音Huánɡ Liánɡ Mǐ别名竹根米(《千金·食治》),竹根黄(《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植物黄粱的种仁。原形态梁为禾本科

  • 山藿香

    《中药大辞典》:山藿香药材名称山藿香拼音Shān Huò Xiānɡ别名血见愁、血芙蓉(《生草药性备要》),野石蚕、野薄荷、仁沙草、苦药菜、假紫苏(《广西中兽医药植》),皱面草、方枝苦草(广

  • 粘人花根

    《中药大辞典》:粘人花根药材名称粘人花根拼音Zhān Rén Huā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粘人花"条。性味

  • 荔枝核

    《中国药典》:荔枝核药材名称荔枝核拼音Lì Zhī Hé英文名SEMEN LITCHI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

  • 大冷水麻

    药材名称大冷水麻拼音Dà Lénɡ Shuǐ Má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序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melastomoides(Poir.)Wedd.[Urtica mela

  • 落叶梅

    药材名称落叶梅拼音Luò Yè Méi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裸茎碎米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damine scaposa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洗净,鲜用。原形态裸茎碎

  • 木芙蓉根

    药材名称木芙蓉根拼音Mù Fú Rónɡ Gēn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根。功能主治治痈肿,秃疮,臁疮,咳嗽气喘,妇女白带。①《滇南本草图说》:&quo

  • 猪肠

    《中药大辞典》:猪肠药材名称猪肠拼音Zhū Chánɡ别名猪脏(《百一选方》)。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大肠。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①《千金·

  • 退血草

    药材名称退血草别名筷子草、背花草、高坡酸来源报春花科退血草Lysimachia stellarioides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拔毒,利湿。主治火

  • 鲨鱼心

    药材名称鲨鱼心拼音Shā Yú Xīn来源药材基源:为真鲨科动物阔口真鲨等多种鲨鱼的心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charhinus latistomus Fang et Wang采收和储藏:捕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