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芡实茎

芡实茎

《中药大辞典》:芡实茎

药材名称芡实茎

拼音Qiàn Shí Jīnɡ

别名花耿(《本草图经》),鸡头菜(《纲目》)。

出处《纲目》

来源睡莲科植物花茎

性味《纲目》:"咸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纲目》:"止烦渴,除虚热,生熟皆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煮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芡实茎

药材名称芡实茎

拼音Qiàn Shí Jīnɡ

英文名Stem of Gordon Euryale

别名鸡头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花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le ferox Salisb.

原形态芡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全株具尖刺。根茎粗壮而短,具白色须根及不明显的茎。初生叶沉水,箭形或椭圆肾形,长4-10cm,两面无刺;叶辆无刺;后生叶浮于水面,革质,椭圆肾形至国形,直径10-130cm,上面深绿色,多皱褶,下面深紫色,有短柔毛,叶脉凸起,边缘向上折。叶柄及花梗粗壮,长可达25cm。

花单生,昼开夜合,长约5cm;萼片4,披针形,长l-1.5cm,内面紫色;花瓣多数,长圆状披针形,长1.5-2cm,紫红色,成数轮排列;雄蕊多数;子房下位,心皮8个,柱头红色,成凹入的圆盘状,扁平。浆果球形,直径3-5cm,海绵质,暗紫红色。种子球形,直径约10mm,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池塘、湖沼及水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

性味甘;咸;平

归经心;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虚热;生津液。主虚热烦渴;口干咽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止烦渴,除虚热,生熟皆宜。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丁锅树叶

    药材名称丁锅树叶拼音Dīnɡ Guō Sh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匙萼柏拉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caualeriei Levl.et Va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黄花香薷

    药材名称黄花香薷拼音Huánɡ Huā Xiānɡ Rú英文名Eriostachys Elsholtzia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穗香薷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昏鸡头

    药材名称昏鸡头拼音Hūn Jī Tóu别名鸡脑壳(《草木便方》),鸡公头、鸡头枣、鸡老盖(《分类草药性》),铁狼鸡、小贯众(《贵州民间方药集》),鸡头风尾、乌鸡儿、鸱头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野茶辣

    药材名称野茶辣拼音Yě Chá Là别名软柏木、大苦木、假吴萸、鱼胆木、假茶辣、鱼苦胆、山黄皮、老鸦饭、亚洛轻、石岩青、亚罗青、野胡椒、抱鸡婆、老鸦树、罗汉香、白酒药、野白腊。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

  • 猪肚子

    药材名称猪肚子别名羊角天麻、鸡多囊、唐古特蟹甲草来源菊科蟹甲草属植物羽裂蟹甲草Cacalia tangutica (Maxim.) Hand.-Mazz.以地下块茎入药。秋末苗枯后采挖,洗净晒干。性味

  • 山黄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黄菊药材名称山黄菊别名金菊花、旱山菊、旋覆花[广西]来源菊科山黄菊Anisopappus chinensis (L.) Hook. et Ar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西、

  • 心叶百合

    药材名称心叶百合拼音Xīn Yè Bǎi Hé别名大叶百合、山菠萝根、荞麦叶贝母、荞麦叶大百合来源为百合科心叶百合属植物心叶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 (W

  • 牛蒡子

    《中国药典》:牛蒡子药材名称牛蒡子拼音Niú Bànɡ Zǐ英文名FRUCTUS ARCTII别名大力子、恶实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 毛桐

    药材名称毛桐拼音Máo Tónɡ别名紫糠木、圆鞋、黄花叶、红妇娘木来源大戟科毛桐Mallotus barbatus (Wall.) Muell.-Ar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

  • 牛胆参

    药材名称牛胆参拼音Niú Dǎn Shēn英文名Yunnan Hemipil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滇舌喙兰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pilia yu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