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菊花暗消

菊花暗消

药材名称菊花暗消

拼音Jú Huā àn Xiāo

别名胃药、马氏紫花、白花暗消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密毛紫菀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uestitus Franch. [A. mairei Levl.; A. sherrifianus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密毛紫菀多年生草本,高50-130cm。根茎粗壮,稀有短匍枝。茎单生稀丛生,粗壮,上部分枝,有棱及沟,被卷曲或开展的长密毛,上部杂有腺毛。叶密集;下部叶在花期枯落;中部叶长圆披针形,长4-14cm,宽1-2.3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无柄,全缘或上部有2-3对浅锯齿;上部叶小,线状披针形、长圆形或卵形;全部叶被密腺毛,下面灰绿色,被卷或开展的长毛;中脉在下面突起,离基三出脉及侧脉3-4对。头状花序径2-3cm,少数至数十个排成复伞房状;花序梗长1-5cm。总苞半球形;总苞片约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先端尖,顶部常紫红色,下部被腺和密毛;内层狭披针形,渐尖,仅具腺,有缘毛。舌状花20-30个,舌片白色或浅紫红色;管状花黄色,裂片长1mm;花柱附片长0.6mm。冠毛1层,污白色或稍红色,有微糙毛。瘦果倒卵形,扁,两面各有1肋,被白绢毛,有时具腺。花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200-3200m的高山及亚高山林缘、草坡、溪岸及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胃脘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蛇藤

    药材名称青蛇藤拼音Qīnɡ Shé Ténɡ别名乌骚风、黑乌骚、乌骨鸡、黑乌骨、黑骨头、鸡骨头、铁夹藤来源萝藦科杠柳属植物美叶杠柳Periploca calophylla (Wig

  • 锦鸡

    药材名称锦鸡拼音Jǐn Jī别名红腹锦鸡、金鸡来源雉形目雉科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 (L.),以全体入药。生境分部青海、陕西、湖北、湖南、四川。炮制烧存性。功能主治止血解毒。主

  • 川木香

    《中国药典》:川木香药材名称川木香英文名RADIX VLADIMIRIAE别名木香、铁杆木香、槽子木香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h.) Ling或灰毛川

  • 豚卵

    《中药大辞典》:豚卵药材名称豚卵拼音Tún Luǎn别名豚颠(《本经》),猪石子(《济生方》),猪睾丸(《本草蒙筌》)。出处《本经》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睾丸。一般可在阉割小猪时收集。原形态动物

  • 黄花母

    《中药大辞典》:黄花母药材名称黄花母拼音Huánɡ Huā Mǔ别名大地丁草、拔脓消(《广西中药志》),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文山中草药》),金盏花、单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陇(《

  • 石龙刍根

    《中药大辞典》:石龙刍根药材名称石龙刍根拼音Shí Lónɡ Chú Gēn出处《浙江民间草药》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石龙刍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龙

  • 海蝰

    药材名称海蝰拼音Hǎi Kuí英文名Praescutata viperina;Viperine别名海蛇、黑尾海蛇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蛇科动物海蝰除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

  • 盐肤木根

    药材名称盐肤木根拼音Yán Fū Mù Gēn别名盐麸子根、文蛤根、五倍根、泡木根、耳八蜈蚣、五倍子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的树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小儿腹痛草

    药材名称小儿腹痛草拼音Xiǎo ér Fù Tònɡ Cǎo别名金沙青叶胆、小儿寒药、小苦药、小苦参、青叶胆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斜茎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petens

  • 鹿耳翎

    《中药大辞典》:鹿耳翎药材名称鹿耳翎拼音Lù ěr Línɡ别名鹿耳苓、鹿耳草(《生草药性备要》),八十缺、毛六猬、六角瓣、六什头、六毒草,八楞风、八面风、蜡达草、六十瓣、六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