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菱茎

菱茎

《中药大辞典》:菱茎

药材名称菱茎

拼音Línɡ Jīnɡ

出处《本草推陈》

来源为菱科植物或其同属植物的。夏季开花时采收。

性味甘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胃溃疡及多发性疣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1.5两。外用:捣烂敷、擦。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菱茎

药材名称菱茎

拼音Línɡ Jīnɡ

英文名stem of Maximorwica Waterchesnut, stem of Singharanut

别名菱草茎

出处出自《本草推陈》

来源药材基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pa bispinosa Roxb.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根二型,除吸收根外,尚有同化根;同化根含叶绿素,生自茎节,羽状细裂。茎细长,因水之深浅不同而长短不等。叶集生茎顶,成莲座状,菱状三角形,长2.5-4cm,宽2-4.5cm,边缘上半部有粗锯齿,近基部全缘,绿色,上面无毛,下面幼时有细毛,后渐落,沿脉有毛;叶柄长2.5-5cm,有毛或无毛,近顶处有胖大海绵状的气室。花两性,单生叶腋;萼管短,有毛,裂片4;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胚珠1,花柱钻状,柱头头状,花盘鸡冠状。果实为梢扁的倒三角形,两端有刺,两刺间距离3-4cm,腹背的萼裂片脱落。种子一颗。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胃溃疡;疣赘;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30-45g。外用:适量,捣烂敷、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瓜霜

    药材名称黄瓜霜拼音Huánɡ Guā Shu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果皮和朱砂、芒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性粉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uus L.采收和储藏:将成熟的

  • 芦莉草叶

    《中药大辞典》:芦莉草叶药材名称芦莉草叶拼音Lú Lì Cǎo Yè别名红楠草(《广州植物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芦莉草的叶。原形态芦莉草,又名:小苞爵

  • 千灵丹

    药材名称千灵丹拼音Qiān Línɡ Dān英文名Philippine Paphiopedilum别名花叶子、斑叶兰、巴掌草、花叶鹿含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兜兰的全草。

  • 柿饼

    《中药大辞典》:柿饼药材名称柿饼拼音Shì Bǐnɡ别名干柿(《日华子本草》),柿花(《纲目》),柿干(《本草备要》)。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经加工而成的饼状食品,有白柿、乌

  • 山杨柳

    《中药大辞典》:山杨柳药材名称山杨柳拼音Shān Yánɡ Liǔ别名黑杨柳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柳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小乔木,高3米余。枝圆形,被有白色

  • 苏铁根

    药材名称苏铁根拼音Sū Tiě Gēn出处本品原植物以番蕉之名始载于《群芳谱》。1.《花镜》曰:“凤尾蕉一名番蕉。”2.《植物名实图考》载风尾蕉,谓:“南方有之,南安尤多,树如鳞甲,叶如棕榈,尖硬光泽

  • 苍白过路黄

    药材名称苍白过路黄拼音Shēnɡ Bái Guò Lù Huánɡ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灰叶珍珠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glaucina

  • 小一把抓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一把抓药材名称小一把抓来源蕨类中国蕨科小一把抓Aleuritopteris hopeana (C. Chr.) Chi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健脾胃,

  • 海带

    药材名称海带拼音Hǎi Dài别名海马蔺、海草(《东北药植志》)。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大叶藻科植物大叶藻的全草。春、夏、秋皆可采收,除去杂质,用淡水洗净,阴干。原形态大叶藻(《本草拾遗》)

  • 红走马胎

    药材名称红走马胎拼音Hónɡ Zǒu Mǎ Tāi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红背兔耳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nsliaea rubrifolia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洗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