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虎耳还魂草

虎耳还魂草

《中药大辞典》:虎耳还魂草

药材名称虎耳还魂草

拼音Hǔ ěr Hái Hún Cǎo

别名还魂草九倒生(《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苦苣苔科植物珊瑚苣苔全草。秋后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茎。叶3~4枚。轮生于根茎顶端,无柄;叶片倒卵形至卵形,长1.5~4厘米,宽1~1.5厘米,最上层的叶小,先端圆或短尖。基部狭,边缘有钝锯齿,羽状脉,干后皱缩,叶面不平,两面均被白色柔毛和黑褐色斑。花茎数枚腋生,高6~12厘米,数花近伞房状排列;萼5裂;花冠筒状,肢微呈2唇形,淡紫色;雄蕊4,药室广歧,花粉散出后花丝旋卷,将花药拉入冠管内。蒴果线形,长1.2~2厘米,成熟时2裂。种子纺锤形。

生境分部生于岩石上。分布我国西南部和甘肃、陕西、山西。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淡。"

功能主治《贵州草药》:"健脾,止血,化瘀。"

用法用量①治小儿疳积:虎耳还魂草叶一钱,胡椒五粒。蒸猪肉吃。

②治跌打损伤:虎耳还魂草二两。蒸酒半斤服。

③治刀伤:虎耳还魂草叶,捣烂敷伤处。(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虎耳还魂草

药材名称虎耳还魂草

拼音Hǔ ěr Hái Hún Cǎo

英文名Herb of Common Corallodiscus

别名还魂草九倒生滴滴花、石莴苣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珊瑚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allodiscus cardatulus (Craib) Burtt [Didissandra cordatula Crai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珊瑚苣苔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莲座状;外层的叶具长柄,内层叶无柄;叶片革质,长圆形或卵形,长1-3cm,宽1-2.2cm,先端微钝基楔形,边缘微钝,基部楔形,边缘具细圆齿,上面平展,有时具不明显的皱褶,稀呈泡状,疏被淡褐色长柔毛,老叶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密被锈色绒毛。聚伞花序2-3次分枝,每花序具3-10朵花;花序具3-10朵花;花序梗长4-14cm,疏被淡褐色长柔毛至无毛;苞片不存在;花萼5裂至近基部,裂片狭卵形,外面被疏毛至无毛;花冠筒状,淡紫色或紫蓝色,长9-11mm,檐部二唇形,上唇短,2浅裂,下唇3裂,内面下唇一侧具髯毛的斑纹;能育雄蕊4,内藏,花药成对连着,基部极叉开;雌蕊无毛;子房长圆形,花柱与子房等长或稍短于子房,柱头头状,微凹。蒴果线形,长约2cm,无毛。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100m的山地阴处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微辛;性平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健脾;化瘀;止血。主小儿疳积;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服。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贵州草药》:健脾,止血,化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铜钱麻黄

    药材名称铜钱麻黄拼音Tónɡ Qián Má Huánɡ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中国宿苞豆的根。全年可采。切段晒干。原形态攀援灌木。茎细弱,被白色

  • 淡豆豉

    《中国药典》:淡豆豉药材名称淡豆豉拼音Dàn Dòu Chǐ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 Merr. 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性状本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

  • 海豘鱼

    药材名称海豘鱼拼音Hǎi Tún Yú别名海狶(《临海异物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的肉或皮下脂肪。原形态海豚(《纲目》)体长2~2.4米,肥满呈圆锥形。头部较小

  • 蒟蒻薯

    药材名称蒟蒻薯拼音Jǔ Ruò Shǔ别名水狗仔、老虎须、山大黄、大水田七、黄牛胆来源药材基源:为蒟蒻薯科植物箭根薯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cca chantrieri Andre[T. mi

  • 九香虫

    《中国药典》:九香虫药材名称九香虫拼音Jiǔ Xiānɡ Chónɡ英文名ASPONGOPUS来源本品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 的干燥体。11月

  • 华南铁角蕨

    药材名称华南铁角蕨拼音Huá Nán Tiě Jiǎo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华南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austrochinense Ching采收和储藏:

  • 仙人杖

    《中药大辞典》:仙人杖药材名称仙人杖拼音Xiān Rén Zhànɡ别名退秧竹(《岭南采药录》),瘪竹(《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及苦竹等枯死的幼竹茎

  • 佛手柑

    《中药大辞典》:佛手柑药材名称佛手柑拼音Fó Shǒu Gān别名佛手(《中馈录)),佛手香橼(《闽书》),蜜筩柑(《黔书》),蜜罗柑(《古州杂记》),福寿柑(《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五指柑

  • 飞扬草

    药材名称飞扬草拼音Fēi Yánɡ Cǎo别名大飞扬、大乳汁草、节节花来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飞扬草Euphorbia hirt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5

  • 雪山林

    《中药大辞典》:雪山林药材名称雪山林拼音Xuě Shān Lín别名捆仙绳(《陕西植药调查)),黄秧连(《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长青草(《甘肃卫生通讯》(4)1972)。出处《陕西中草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