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蟋蟀

蟋蟀

《全国中草药汇编》:蟋蟀

药材名称蟋蟀

拼音Xī Shuài

别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

来源蟋蟀科昆虫蟋蟀Gryllulus chinensis Weber,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开水烫死,晒干。

性味辛、咸,温。有毒。

功能主治利尿,破血。用于水肿,小便不通,尿路结石,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2~6只,水煎或焙干研粉服。

注意体虚及孕妇忌服。

备注(1)东北地区产一种蟋蟀为Seapsipedu aspersus Walker,另有棺头蟋蟀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等在不同地区也供药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蟋蟀

药材名称蟋蟀

拼音Xī Shuài

别名蛬(《尔雅》),蜻蛚、蚟孙(《方言》),促织(《广雅》),吟蛩(崔豹《古今注》),将军(《纲目拾遗》),叫鸡、唧唧(《贵州民间方药集》),斗鸡(《药材资料汇编》),蛐蛐(《河北药材》),夜鸣虫(《中药志》)。

出处《纲目》

来源为蟋蟀科昆虫蟋蟀的干燥全虫。8~9月间捕捉。捕得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焙干。

原形态体长圆形,长13~16毫米,全身黑色并有光泽,有黄褐色微毛与褐色刚毛。头棕褐色,头顶短圆,略向前方突出,头后有6条不规则的短纵沟。复眼1对,甚大,如半球形突出,呈黑褐色。单眼3个,黄色,位于头顶的两端。触角细长,淡褐色,长于身体的半倍。前胸背板左右平行如横方形,背中线稍向下陷,黑褐色,上生不规则的刚毛和棕褐色花斑;前胸背侧片向下垂斜。翅2对,前翅棕褐色,侧部上半面黑色,下半面淡黄色,雄虫的翅长过腹部,基部有比较坚硬透明的发音器,雌的短于腹部,后翅甚长,灰黄色,卷迭呈尾状,突出腹端。足3对,淡黄色,有黑褐斑及斜线,且有棕褐色微毛;后足胫节背面有刺10个,单行排列,腿节十分膨大而向侧方呈扁状。腹部近圆筒形,背面呈黑褐色,节间有污黄色斑纹;腹面呈灰黄色。尾毛褐色,雌虫有1产卵管,几与后胫节等长。

生境分部成虫性前期喜隐居田埂、屋角及砖块堆下的缝隙中和杂草丛生处,昼伏夜出。有趋旋旋旋旋光性,飞翔力强,夜间能群集迁移。分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主产江苏、上海、浙江、河北等地。

性状干燥虫体长1.5~2.2厘米,宽约5毫米,头略呈三角形;复眼1对,椭圆形,长径约1毫米,触角1对,多数脱落。前胸背板略呈长方形,中、后胸被翅所覆盖,尾毛1对,长1~3毫米;雌虫在尾毛间有1产卵管,长约1厘米。足3对,多数脱落。气臭。以身干、完整、色黑、腿壮、无泥、无蛀者为佳。

药理作用同属的一种蟋蟀含退热成分,曾暂名为蟋蟀退热素,并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此物质的理化性质不详,只知其能溶子水及低级醇(例如正丁醇),而不溶于乙醚、丙酮、氯仿。学名来详的蟋蟀类,雄全虫含维生素B12_58毫微克,雌者含76毫微克,又含精氨酸、α-酮-δ-胍基戊酸、γ-胍基丁酸等胍基化合物。

性味《药性考》:"辛咸,温。"

功能主治利尿。治尿闭,水肿,臌胀。

①《药性考》:"能发痘。"

②《任城日记》:"洽水蛊。"

③《纲目拾遗》:"性通利,治小便闭。""赵际昌:凡产不下,用干者一枚,煎汤服。"

④《四川中药志》:"治阳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6只;或入散剂。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小水不道,痛胀不止:蟋婶一个。阴阳瓦焙干,为末。白滚汤下,小儿减半。(《医方集听》)

②治跌扑伤小肚,尿闭不出:蟋蟀一枚。煎服。(《养素园传信方》)

③治老人尿闭:蟋蟀四只,蝼蛄四只,生甘草一钱。煎汤,分三次温服。(《现代实用中药》)

④治小儿遗尿:蟋蟀一个。焙,末,滚水下,照岁(数)服,如儿十一岁者,每次服一个,服至十一个为止。(《慈航活人书》)

⑤治肾虚阳痿:蟋蟀、蜻蜒,狗肾。共为末,兑酒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蟋蟀

药材名称蟋蟀

拼音Xī Shuài

英文名Chinese Cricket

别名蚟孙、促织、吟蛩、将军、屈屈、蛆蛆、叫鸡、唧唧、斗鸡、蛐蛐、夜鸣虫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蟋蟀科动物蟋蟀的成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aopipedus aspersus Walke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于田间杂草堆下捕捉,捕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蟋蟀,全体黑色,有光泽。头棕褐色,头顶短圆,头后有6条短而不规则纵沟。复眼大,半球形,黑褐色。单眼3个,位于头顶两端的较小,位于头顶中间的1个较大。触角细长,淡褐色。前翅棕褐色,后翅灰黄色。足3对,淡黄色,并在黑褐斑及弯曲的斜线,后足发达,背面有单行排列的棘,腿节膨大。腹部近似圆筒形,背面黑褐色,腹面灰黄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杂草丛中也见于枯枝烂叶及砖石之下。若虫在洞中越冬,3-4月间开始爬出洞穴活动,以各种作物幼苗为食。6月初变为成虫,7-8月间交尾产卵,9月后陆续死亡。卵期约30天。多夜间外出觅食。雄性善鸣喜斗。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栽培野生

性状性状鉴别,全体呈长圆形,黑色,长1.5-2.2cm,宽约5mm。头略呈三角形;复眼1对,椭圆形,长径1mm,触角1对多脱落。前胸背板略呈长方形,中后胸被翅所遮盖,后胸末端有尾毛1对,长1-3mm。雌虫在尾毛之间有一产卵管,长约1cm。胸足3对,多脱落。气臭,味咸。

化学成分蟋蟀含4.86%总脂肪酸,其中棕榈酸(palmitic acid)占22.36%,硬脂酸(stearic acid)5.97%,油酸(oleic acid)29.32%,亚油酸(linoleic acid)24.20%,亚麻酸(linolenic acid)2.88%及其他未鉴定的酸15.24%。

非洲蟋蟀(Gryllotalpa africana)中含精氨酸(arginine),胱氨酸(cystine),组氨酸(histidine),赖氨酸(lysine),牛磺酸(tau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等,且含量较高,而亮氨酸(leucine)仅含微量。

药理作用解痉挛作用,退热作用,降压作用。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灰屑。

性味味辛;咸;性温;小毒

归经膀胱;小肠经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主癃闭;水肿;腹水;小儿遗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6只;研末,1-3只。外用:适量,研末敷。

注意孕妇禁服。

复方①治小水不通,痛胀不止:蟋蟀一个。阴阳瓦焙干,为末。白滚汤下,小儿减半。(《医方集听》)②治跌扑伤小肚,尿闭不出:蟋蟀一枚。煎服。(《养素园传信方》)③治老人尿闭:蟋蟀四只,蝼蛄四只,生甘草一钱。煎汤,分三次温服。(《现代实用中药》)④治小儿遗尿:蟋蟀一个。焙,末,滚水下,照岁(数)服,如儿十一岁者,每次服一个,服至十一个为止。(《慈航活人书》)⑤治肾虚阳痿:蟋蟀、晴蜓、狗肾。共为末,兑酒服。(《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1.《药性考》:能发痘。

2.《任城日记》:治水蛊。

3.《纲目拾遗》:性通利,治小便切。

4.《四川中药志》:治阳痿。

5. 赵际昌:凡产不下,用干看一枚,煎汤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八股绳

    药材名称八股绳拼音Bā Gǔ Sh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有柄马尾衫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hamiltonii(Spreng.)Love et Love va

  • 冬瓜叶

    《中药大辞典》:冬瓜叶药材名称冬瓜叶拼音Dōnɡ Guā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叶片。夏季采取。功能主治治消渴,疟疾,泻痢,蜂螫,肿毒。①《日华子本草》:"熁

  • 鳗鲡鱼骨

    《中药大辞典》:鳗鲡鱼骨药材名称鳗鲡鱼骨拼音Mán Lí Yú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鳗骊科动物鳗鲡的骨骼。功能主治《纲目》:"治疳痢,肠风,崩带。烧灰敷恶疮,

  • 青海马尾连

    药材名称青海马尾连拼音Qīnɡ Hái Mǎ Yǐ Lián英文名root of Przewalsk meadowrue出处始载于《北京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长柄唐松草的根和根茎。拉丁植

  • 痢止蒿

    《中药大辞典》:痢止蒿药材名称痢止蒿拼音Lì Zhǐ Hāo别名止痢蒿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匐枝横走,节

  • 铁落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落药材名称铁落拼音Tiě Luò别名生铁落、铁落花、铁屑、铁蛾、铁叶、煅铁落来源为打铁时因外层氧化而打落的细铁屑,或铁工厂锻铁时的副产品铁屑。原形态全国各地。化学成分主

  • 红车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车轴草药材名称红车轴草拼音Hónɡ Chē Zhóu Cǎo别名红三叶草、三叶草、红菽草、红花苜蓿、红花草翘摇来源豆科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

  • 长瓣马铃苣苔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瓣马铃苣苔药材名称长瓣马铃苣苔来源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长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 acericula (S. Moore) Clarke,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

  • 野丁香根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根药材名称野丁香根拼音Yě Dīnɡ Xiānɡ Gēn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桂丁香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丁香"条。性味涩微苦,凉。

  • 西藏桃叶珊瑚果

    药材名称西藏桃叶珊瑚果拼音Xī Zànɡ Táo Yè Shān Hú Guǒ英文名Aucuba himalaica Hook f.et Thoms.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喜马拉雅珊瑚的果实。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