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血见愁老鹳草

血见愁老鹳草

药材名称血见愁老鹳草

拼音Xuè Jiàn Chóu Lǎo Guàn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Henry Cranesbill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血见愁老鹳草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ranium henryi R.Kunth

采收和储藏:果实将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或拔起全株,去净泥土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血见愁老鹳草 多年生草本,高30-40cm。根状茎粗,肉质。茎直立,从基部以上起2-3次假二歧分枝。叶对生,肾状五角形;下部茎生叶长达5cm,宽6-7cm,5深裂达四分之三,裂片菱状短楔形,近膜质,边缘中部以上有齿状缺刻,牙齿钝尖,上面密被短伏毛,下面有较密长毛,下部茎生叶柄长2倍于叶片;上部茎生叶为戟状三角形,3裂,近无柄。花序柄长短不一,每柄生2花,花柄长2-2.7cm,在果期向下弯;萼片长8mm,有疏长毛;花瓣蓝紫色,长1.5cm。蒴果长约2cm,略有微柔毛。花期7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左右的林缘、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南、湖北、四川。

化学成分全草含鞣质、没食子酸、玻珀酸、槲皮素等成分。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血。主咽喉肿痛;疮疖痈肿;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筋骨酸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作者鹳草药用。民间还用于止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芋叶

    《中药大辞典》:野芋叶药材名称野芋叶拼音Yě Yù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野芋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芋"条。性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quo

  • 野冬青皮

    药材名称野冬青皮拼音Yě Dōnɡ Qīnɡ Pí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海南蒲桃或短药蒲桃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冬青果"条。

  • 雀梅藤根

    药材名称雀梅藤根拼音Què Méi Ténɡ Gēn出处《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根。功能主治治鹤膝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

  • 黄缅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缅桂药材名称黄缅桂拼音Huánɡ Miǎn Guì别名大黄桂、卖仲哈[傣]、黄桷兰、薝卜来源木兰科含笑花属植物黄兰Michelia champaca L.,以

  • 紫丁香

    药材名称紫丁香拼音Zǐ Dīnɡ Xiānɡ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紫丁香的叶及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ringa oblata Lindl.[S.vulgar

  • 穇穗莎草

    药材名称穇穗莎草拼音Shān Suì Suō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Eleusinoides Galingale别名三角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植物穇穗莎

  • 白饭豆

    药材名称白饭豆拼音Bái Fàn Dòu别名云藊豆、四季豆、龙爪豆(《植物名实图考》),唐豇、隐元豆(《植物学大辞典》),云豆、六月鲜、龙骨豆、二生豆、三生豆、唐豆(《中

  • 红毛对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对筋草药材名称红毛对筋草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红毛对筋草Lysimachia hypericoides Hemsl.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性味酸、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木豆叶

    《中药大辞典》:木豆叶药材名称木豆叶拼音Mù Dòu Yè出处《陆川本草》来源豆科植物木豆的叶片,随时可采。性味平,淡。有小毒。功能主治解痘毒,消炎肿。治小儿水痘,痈肿。

  • 独脚乌桕

    《中药大辞典》:独脚乌桕药材名称独脚乌桕拼音Dú Jiǎo Wū Jiù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根及茎藤。秋、冬采挖。原形态白粉藤,又名:白薯藤、白面水鸡、假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