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走马胎叶

走马胎叶

《中药大辞典》:走马胎叶

药材名称走马胎叶

拼音Zǒu Mǎ Tāi Yè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叶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走马胎"条。

性味《陆川本草》:"味淡,性寒。"

功能主治①《陆川本草》:"去腐,生肌,消炎。治痈疽发背,溃疡。"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鲜叶捣烂外敷疮疖肿痛,下肢溃疡,跌打扭伤。"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走马胎叶

药材名称走马胎叶

拼音Zǒu Mǎ Tāi Yè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A.Pseu-doverticillata Mer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多为鲜用。

原形态大灌木,高约1-3m。具粗厚的匍匐根茎;茎粗壮,通常无分枝,幼嫩部分被微柔毛。叶通常簇生于茎顶端;叶柄长2-4cm,具波状狭翅;叶片膜质,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25-48cm,宽9-17cm,先端钝急尖或近渐监,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边缘具密啮蚀状细齿,齿具小尖头,背面叶脉上被细微柔毛,具疏眼点,以近边缘较多,不成边缘脉。由多个亚伞形花序组成的大型金字塔状或总状圆锥花序,长20-35cm,宽约10cm或更宽,每亚伞形花序有花9-15朵;花梗长1-1.5cm;萼片狭三角状卵形或披外形,长1.5-2mm,被疏微柔毛,具腺点,缘毛不明显;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卵形,长4-5mm,具疏腺点;雄蕊为花瓣长的2/3,花药卵形;雌蕊与花瓣几等长,子房被微柔毛。果球形,直径约6mm,红色,具纵胁,多少具腺点。花期4-6月,有时2-3月,果期11-12月,有时2-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m以下的山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解毒去腐;生肌活血。主痈疽疮疖;下肢溃疡;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去腐,生肌,消炎。治痈疽发背,溃疡。

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鲜叶捣烂外敷疮疖肿痛,下肢溃疡,跌打扭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薏苡根

    《中药大辞典》:薏苡根药材名称薏苡根拼音Yì Yǐ Gēn别名打碗子根(《草木便方》),五谷根(《分类草药性》),尿珠根(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本经》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根,秋

  • 朝天子

    药材名称朝天子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果实。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肺化痰,解毒止痛。用于痰喘咳嗽,神经性头痛;外用治黄水疮。用法用量3

  • 木椒根

    药材名称木椒根拼音Mù Jiāo Gēn别名木姜子根(《重庆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木姜子的根。8~10月采挖。性味①《重庆草药》:"味辛辣,性热,无毒。"

  • 半枫荷

    药材名称半枫荷拼音Bàn Fēnɡ Hé别名翻白叶树、红半枫荷、大叶半枫荷、白背枫、阴阳叶、铁巴掌、半梧桐、番张麻、米纸来源为梧桐科翅子树属植物异叶翅子木Pterospermum

  • 山白蜡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白蜡条药材名称山白蜡条别名山杨柳、白蜡条来源杨柳科山白蜡条Salix inamoena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涩,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调经

  • 山橿

    药材名称山橿拼音Shān Jiānɡ别名副山苍来源樟科山橿Lindera reflexa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理气,止血,杀虫。主治癣疥,过敏性皮炎,

  • 针叶火绒草

    药材名称针叶火绒草拼音Zhēn Yè Huǒ Rónɡ Cǎo英文名all grass of Awlshapedleaf Edelweiss别名小火草、苦艾、羊毛火绒草出处始载于《四川凉山州中草药资源

  • 黄独零余子

    《中药大辞典》:黄独零余子药材名称黄独零余子拼音Huánɡ Dú Línɡ Yú Zǐ别名狗嗽子(《福建民间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叶

  • 野山芝麻

    药材名称野山芝麻拼音Yě Shān Zhī Mɑ别名山芝麻、野芝麻、野芝麻棵、香芝麻棵来源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长角山芝麻Helicteres elongata Wall.,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

  • 橙耳

    药材名称橙耳拼音Chénɡ ěr别名黄木耳来源药材基源:为银耳科真菌橙耳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emella cinnabarina(Mont.)Pa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