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迭裂黄堇

迭裂黄堇

药材名称迭裂黄堇

拼音Dié Liè Huánɡ Jǐn

英文名Thickwing Corydalis

别名厚翅紫堇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迭裂黄堇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dasyptera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连根采挖,洗净,阴干或晒干。

原形态迭裂黄堇 多年生草本,高5-35cm,铅灰色,无毛。直根细长,不等粗纤维状扭曲,多少呈马尾状,长约10cm。根茎圆柱形纤细,长5-10cm,上端覆有鳞片。茎l-2条,簇生,通常不分枝。基生叶5-8枚;叶柄长2-10cm,基部鞘状;叶片轮廓狭长圆形,与柄等长,宽1.7-2.5cm,羽状全裂,裂片7-15,无柄,再2-3深裂,末回裂片卵形至倒卵形,全缘,近革质,常覆瓦状叠压;茎生叶无或1枚,形小,柄短。总状花序项生,长2-8cm,紧密着生花5-15朵;苞片下部者羽状深裂,上部者不裂;花梗长10-15mm,短于苞片;萼片小,先端具齿;花冠黄棕色至淡黄色,长16-21mm,外轮上花瓣的辩片卵状兜形,背部鸡冠状突起高且延伸至距的中部,距圆筒形,长约为全瓣长的1/2,外轮下花瓣爪部膨大成卵形,略凹陷;子房长圆形,长为花梗2倍,柱头方形至戟形,顶端2浅裂。蒴果长圆形,长约12mm,宽约2.5mm。种子2列,4-6枚,圆球形,直径约2mm,黑色,有光泽。花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4800m的高山草地岩石缝中或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苦;涩;寒;有毒

归经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敛疮。主热病高热;黄疸型肝炎;肠炎;外伤出血;疮疡溃后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2-3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止血敛疮的功能。用于外伤出血,痈疽,疮疡,破溃久不收口,高烧。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花木

    《中药大辞典》:黄花木药材名称黄花木拼音Huánɡ Huā Mù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花木的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原形态灌木,高1~3米。茎圆柱形,

  • 豆豉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豉草药材名称豆豉草拼音Dòu Chǐ Cǎo别名通经草、蛇头细辛、疳积药来源败酱科缬草属植物岩边香Valeriana hardwickii Wall.,以根或全草入药。

  • 粘毛鼠尾草

    药材名称粘毛鼠尾草拼音Zhān Máo Shǔ Wěi Cǎo别名野芝麻、黄花鼠尾草、吉子嘎保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粘毛鼠尾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roborowskii Ma

  • 双肾子

    《中药大辞典》:双肾子药材名称双肾子拼音Shuānɡ Shèn Zǐ别名天鹅抱蛋、玉凤花根(《江西草药》),对对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兰科植物齿片鹭兰的块

  • 冰草白穗

    《中药大辞典》:冰草白穗药材名称冰草白穗拼音Bīnɡ Cǎo Bái Suì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带菌果穗。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淋病,带下。

  • 石豇豆

    《中药大辞典》:石豇豆药材名称石豇豆拼音Shí Jiānɡ Dòu别名石小豆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高山瓦韦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20厘米。根

  • 冰糖

    《中药大辞典》:冰糖药材名称冰糖拼音Bīnɡ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白沙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性味味甘,性平,无毒。归经入脾、肺二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性味

  • 肥皂荚

    《全国中草药汇编》:肥皂荚药材名称肥皂荚拼音Féi Zào Jiá别名肉皂荚、肥猪子来源豆科肥皂荚属植物肥皂荚Gymnocladus chinensis Baill.,以

  • 黑蒴

    药材名称黑蒴拼音Hēi Shuò别名化血胆来源玄参科黑蒴Melasma arvense (Benth.)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性味微苦,凉。功

  • 大叶钓樟

    药材名称大叶钓樟拼音Dà Yè Diào Zhānɡ别名土官桂、干橿木、绿叶甘橿、小叶甘橿、钓樟来源樟科大叶钓樟Lindera umbellata Thunb.,以根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