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野山楂

野山楂

药材名称野山楂

拼音Yě Shān Zhā

英文名Nippon Hawthorn Fruit

别名山楂、小叶山楂、红果子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s Sieb. Et Zucc.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原形态落叶灌木。枝密生,有细刺,幼枝有柔毛。叶倒卵形,长2~6cm,宽0.8~2.5cm,先端常3裂,基部狭楔形下延至柄,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伞房花序,总花梗和花梗均有柔毛,花白色。梨果球形或梨形,红色或黄色,直径约1~2cm,宿萼较大,反折。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向阳山坡或山地灌木丛中,主产江苏、浙江、云南、四川。

性状果实较小,类球形,直径0.8~1.4cm,有的压成饼状。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并有细密皱纹,顶端凹陷,有花萼残迹,基部有果梗或已脱落。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

化学成分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山楂酸( crataegolic acid)、齐菊果酸、槲皮素、金丝桃甙(hyperin)、表儿茶精(epicatechin)等。

性味山楂

功能主治山楂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水藁本

    药材名称水藁本拼音Shuǐ Gǎo Běn别名黄藁本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尖叶藁本的根和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acuminatum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

  • 海鳝

    药材名称海鳝拼音Hǎi Shàn英文名ripple Moray别名海黄鳝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鳝科动物波纹裸胸鳝、网纹裸胸鳝等的血、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Gymnot

  • 臭草

    《中药大辞典》:臭草药材名称臭草拼音Chòu Cǎo别名臭艾(《广西中药志》),小香草(《广西植物名录》),荆芥七(《广西中草药》)。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芸香的全草。6~7月

  • 黄麻灰

    《中药大辞典》:黄麻灰药材名称黄麻灰拼音Huánɡ Má Huī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茎皮纤维煅制的灰。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外用:撒敷患处。摘录《中药大辞典》

  • 金刚散

    《中药大辞典》:金刚散药材名称金刚散拼音Jīn Gānɡ Sàn别名红十字创粉(《云南中医验方》),大接骨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见肿消(《陕西中草药》),红赤葛、红内消、赤葛(《四川常

  • 鲨鱼皮

    药材名称鲨鱼皮拼音Shā Yú Pí别名鲛鱼皮来源药材基源:为皱唇鲨科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ustelus manazo Bleeder2.Mustelus griseus

  • 大树甘草

    药材名称大树甘草拼音Dà Shù Gān Cǎo别名当娜、树甘草、白头将军、木辣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裂果金花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zomrssaenda dehisces (Cr

  • 通脱木花上粉

    《中药大辞典》:通脱木花上粉药材名称通脱木花上粉拼音Tōnɡ Tuō Mù Huā Shànɡ Fě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花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通草

  • 江珧壳

    药材名称江珧壳拼音Jiānɡ Yáo Ké来源药材基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的贝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na(Atrina)pectinata Linnaeus采收和储藏:捕得后,除去肉,取贝壳洗

  • 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藨草药材名称藨草别名野荸荠、光棍草、光棍子来源莎草科藨草Scirpus trigueter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除广东外,各省区均有。性味甘、涩,平。功能主治开胃。主治食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