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铁锈

铁锈

《中药大辞典》:铁锈

药材名称铁锈

拼音Tiě Xiù

别名铁衣(《普济方》),铁线粉(《养生经验合集》)。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铁露置空气中氧化后生成的红褐色锈衣。

炮制《日华子本草》:"煅后飞,淘去粗赤汁,烘干用。"

性味①《本草经疏》:"味辛苦,气寒。"

②《本经逢原》:"辛,寒,无毒。"

归经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心平肝。治疗疮肿毒,口疮,重舌,疥癣,烫伤,毒虫螫伤,痫病。

①《本草拾遗》:"主恶疮疥癣,和油涂之。蜘蛛虫等咬,和蒜磨敷之。"

②《日华子本草》:"治痫疾,镇心,安五脏。能黑鬓发。"

③陶华:"铁锈水和药服,性沉重,最能坠热开结。"

④《纲目》:"平肝坠热,消疮肿,口舌疮。醋磨涂蜈蚣咬。"

⑤《本草汇言》:"解疔毒,消恶疮,退风癣,散脚气壅肿。《嘉佑方》治伤寒热实结胸,磨水入承气汤服之。"

④《本经逢原》:"妇人产后阴挺不收,和冰片研水服之。蠼螋、蜈蚣咬,和蒜涂之。"

⑦《医林纂要》:"补心宁神,解毒除热。朽铁上赤衣,涂漆疮。"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内服:研末水调。

复方①治疔疮:用多年墙内或泥土中锈钉,洗净,以灰火内煅,入醋内淬,待冷,用刀刮钉锈,又于火内煅红入醋淬,仍前刮末,再三如此煅淬,刮末用纱帛细罗包裹。遇人有此证,略将疮口拨开,挑药末在内,不以是为膏。(《普济方》)

②治疔肿:铁衣末,以人乳和敷之。(《普济方》)

③治脚腿红肿,热如火炙,俗名赤游风:铁锈水涂解之。(《圣济方》)

④治重舌肿胀:铁锈锁烧红,打下锈,研末,水调二钱噙咽。(《生生编》)

⑤治汤火伤疮:青竹烧油,同铁锈搽之。(《积德堂经验方》)

⑥治风瘙瘾疹:铁锈磨水涂之。(《濒湖集简方》)

⑦治内热遗精:铁锈末,冷水服一钱,三服止。(《活人心统》)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铁锈,其味辛苦,气寒。恶疮疥癣,湿热所生;蜘蛛虫咬,毒气伤血,辛苦能除湿热,寒能解热毒气,故主之也。又秘法,取露天入土者,研极细,同蟾酥、脑、麝,以金针刺入疔疮中,令至根,然后以药塞入,能拔疔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铁锈

药材名称铁锈

拼音Tiě Xiù

英文名Iron-rus, Rust

别名铁衣、铁线粉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露置空气中氧化后生成的红褐色锈衣。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粉末状或片状,红褐色或棕褐色。不透明:无金属光泽。体较重,片状者易碎。无臭,无味。触之染手。以色深、片块大者为佳。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氧化铁。

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稀盐酸4ml,振摇,使溶解,滤过,滤液显铁盐的各种反应。取本品约0.5g,加稀盐酸约2ml,振摇,静置。取上清液照下述方法试验:①取上清液,滴加亚铁氰化钾试液2滴,即生成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检查铁盐)②取上清液,滴加硫氰酸铵试液,即显血红色。(检查铁盐)

炮制《日华子本草》:煅后飞,淘去粗赤汁,烘干用。

性味辛;苦;寒;无毒

归经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心平肝。主疔疮肿毒;漆疮;口疮;重舌;疥癣;烫伤;毒虫螫伤;脚气;癫狂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内服:研末水调。

复方①治疔疮:用多年墙内或泥土中锈钉,洗净,以灰火内燃,入醋内淬,待冷,用刀刮钉绣,又于火内煅红入醋淬,仍前刮末,再三如此煅淬,刮末用纱帛细罗包裹。遇人有此证,略将疮口拨开,挑药末在内,不以是为膏。(《普济方》)②治疔肿:铁衣末,以人乳和敷之。(《普济方》)③治脚腿红肿,热如火炙,俗名赤游风:铁锈水涂解之。(《圣济方》)④治重舌肿胀:铁锈锁烧红,打下锈,研末,水调二钱噙咽。(《生生编》)⑤治汤火伤疮:青竹烧油,同铁锈搽之。(《积德堂经验方》)⑥治风瘙瘾疹:铁锈磨水涂之。(《濒湖集简方》)⑦治内热遗精:铁锈末,冷水服一钱,三服止。(《活人心统》)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恶疮疥癣,和油涂之。蜘蛛虫等咬,和蒜磨敷之。

2.《日华子本草》:治癎疾,镇心,安五脏。能黑鬓发。

3. 陶华:铁锈水和药服,性沉重,最能坠热开结。

4.《纲目》:平肝坠热,消疮肿,口舌疮。醋磨涂蜈蚣咬。

5.《本草汇言》:解疔毒,消恶疮,退风癣,散脚气壅肿。《嘉佑方》治伤寒热实结胸,磨水入承气汤服之。

6.《本经逢原》:妇人产后阴挺不收,和冰片研水服之。蠼螋、蜈蚣咬,和蒜涂之。

7.《医林篡要》:补心宁神,解毒除热。朽铁上赤衣,涂漆疮。

8. 《本草经疏》:铁锈,其味辛苦,气寒。恶疮疥癣,湿热所生;蜘蛛虫咬,毒气伤血,辛苦能除湿热,寒能解热毒气,故主之也。又秘法,取露天入土者,研极细,同蟾酥、脑、麝,以金针刺入疔疮中,令至根,然后以药塞入,能拔疔根。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青鳞鱼

    药材名称青鳞鱼拼音Qīnɡ Lín Yú英文名Harengula;Pilchard别名青皮、柳叶鱼、青鳞、青皮子、柳叶青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青鳞鱼及其近缘种的肉。拉丁

  • 球果藤

    药材名称球果藤拼音Qiú Guǒ Ténɡ英文名root of Berry-bearing Aspidocarya别名表藤、淮通、汉防已、土防已。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防

  • 方蟹

    药材名称方蟹拼音Fānɡ Xiè别名中华绒螯蟹、河蟹、淡水蟹、螃蟹、真蟹、毛蟹、清水蟹、蟛蜞、小石蟹来源甲壳纲方蟹科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Edwa

  • 齐墩果

    药材名称齐墩果拼音Qí Dūn Guǒ出处本品入本草始见于《纲目》。李时珍引《西阳杂俎》,曰: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榄的果肉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lea europaea L.采收和储藏:

  • 鹳骨

    《中药大辞典》:鹳骨药材名称鹳骨拼音Guàn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的骨胳。原形态白鹳(陶弘景),又名:冠雀(《后汉书》),鹳雀、负釜、黑尻、背灶、皂裙(陆玑《诗疏》),鹳(《别

  • 曼陀茄根

    《中药大辞典》:曼陀茄根药材名称曼陀茄根拼音Màn Tuó Qié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曼陀茄的根。夏季采集,洗净晒干。原形态曼陀茄,又名:向阳花、茄参

  • 雄黄

    《中国药典》:雄黄药材名称雄黄拼音Xiónɡ Huánɡ英文名REALGAR别名明雄黄、黄金石、石黄来源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采挖后,除去杂质

  • 地杨梅

    《中药大辞典》:地杨梅药材名称地杨梅拼音Dì Yánɡ Méi出处《本草抬遗》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小块根。叶丛生;细长而尖,边缘

  • 蒲儿根

    药材名称蒲儿根拼音Pú ér Gēn别名猫耳朵、肥猪苗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蒲儿根Senecio oldhamianus Maxim.,以全草入药。春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

  • 水飞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飞蓟药材名称水飞蓟拼音Shuǐ Fēi Jì别名水飞雉、奶蓟、老鼠簕来源菊科水飞蓟属植物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Gaertn.[Cardu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