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防风叶

防风叶

《中药大辞典》:防风叶

药材名称防风叶

拼音Fánɡ Fēnɡ Yè

出处《别录》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叶片

功能主治《别录》:"主中风热汗出。"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防风叶

药材名称防风叶

拼音Fánɡ Fē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 Schischk.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粗壮,长圆柱形,有分枝,淡黄桂冠色,根头处密一纤维状叶柄残基及明显的环纹。茎单生,二歧分枝,分枝斜上升,与主茎近等长,有细棱。基生叶丛生,有扁长的叶柄,基部有宽叶鞘,稍抱茎;叶片卵形或长圆形,长14-35cm,宽6-8(-18)cm,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第一回裂片卵形或长圆形,有柄,长5-8cm,第二回裂片下部具短柄,末回裂片狭楔形,长2.5-5cm,宽1-2.5cm;顶生叶简化,有宽叶鞘。复伞形花序多数,生于茎和分枝顶商,顶生花序梗和分枝顶端,顶生花序梗长2-5cm,伞辐5-7,长3-5cm,无毛;无总苞片;小伞形花序有花4-10,小总苞片4-6,线形或披针形,长约3mm;萼齿三角状卵形;花瓣倒卵形,白色,长约1.5mm,无毛,先端微凹,具内折小舌片。双悬果狭圆形或椭圆形,长4-5mm,宽2-3mm,幼时有疣状突起,成熟时渐平滑;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功能主治《别录》:“主中风热汗出。”。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别录》:主中风热汗出。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脑膏香

    《中药大辞典》:龙脑膏香药材名称龙脑膏香拼音Lónɡ Nǎo Gāo Xiānɡ别名婆律膏(《唐本草》),龙脑油(《南海药谱》),婆律香(《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性味

  • 马蹄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蹄蕨药材名称马蹄蕨拼音Mǎ Tí Jué别名马蹄树、观音座莲、地莲花来源蕨类莲座蕨科莲座蕨属植物福建莲座蕨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

  • 岩乌头

    药材名称岩乌头拼音Yán Wū Tóu别名岩乌子、岩乌、雪上一枝蒿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岩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mitum racemulosum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末秋

  • 鱼串草

    药材名称鱼串草别名鼠妇草来源禾本科鱼串草Eragrostis chariis (Schult.) Hitch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南、云南。性味甘、淡,微辛,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暑热病,小

  • 鹿皮

    《中药大辞典》:鹿皮药材名称鹿皮拼音Lù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皮。炮制用温水浸泡,去净毛、垢,切成小块,风干。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咸,无

  • 竹林霄

    药材名称竹林霄拼音Zhú Lín Xiāo英文名Root of Axillaryflower Twistedstalk别名石竹根、竹林消、万花梢、黄牛尾巴、百尾笋、竹凌霄、白龙须、乌骨鸡、竹叶三七、牛

  • 小金樱

    药材名称小金樱拼音Xiǎo Jīn Yīnɡ别名红茨藤(《分类草药性》),山木香、明目茶(《中国树木分类学》),小和尚藤(《重庆草药》),结茧、狗屎刺、小刺花、苙刺甲、荆刺叶、鸡公子、五甲莲(《湖南药

  • 山黄豆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黄豆藤药材名称山黄豆藤拼音Shān Huánɡ Dòu Ténɡ别名螃蟹眼睛来源豆科山黄豆藤Rhynchosia dielsii Harms,以全草

  • 番杏

    《全国中草药汇编》:番杏药材名称番杏拼音Fān Xìnɡ别名白番杏来源番杏科番杏Tetaragonia expansa Mu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福建、浙江、江苏。功能主治主治胃

  • 猫眼睛

    《中药大辞典》:猫眼睛药材名称猫眼睛拼音Māo Yǎn Jinɡ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宽叶沟酸浆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直立,单生,具4棱。叶对生,柄极短或近于无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