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马蹄叶

马蹄叶

药材名称马蹄叶

拼音Mǎ Tí Yè

别名小马蹄当归、水葫芦水八角(《贵州草药》)。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驴蹄花葶驴蹄全草

原形态驴蹄草,又名:驴蹄菜。

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粗壮,匍匐。茎紫色,中空,常分枝。基生叶卵圆形或心形,直径5~12厘米,边缘具粗锯齿,基部深心脏形,两面无毛;叶柄长6~15厘米,紫绿色;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具托叶,下部的叶具柄,上部叶无柄。单歧聚伞花序生于茎或分枝顶端,花黄色,直径1.6~3.2厘米;萼片5,花瓣状,卵状椭圆形,长约1~1.8厘米;无花瓣;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心皮数枚离生。蓇葖果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先端成钩状,绿色。种子多数,肾状长椭圆形,表面有纵纹,褐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林下阴处。分布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甘肃、新疆以及东北等地。

②花葶驴蹄

多年生草本,茎高3.5~18(~24)厘米。基生叶具长柄;叶片心状卵形,长1~3.5厘米,宽1.2~2.8(~4)厘米,先端圆,基部深心形,全缘或边缘浅波状;茎生叶小,长在1.2厘米以下。花单生或2朵排成单歧聚伞花序;萼片5(~7),黄色,长0.9~1.5(~1.9)厘米;心皮数枚,具短柄。蓇葖果,长约1~1.6厘米。

生于湿草地或山谷沟边。分布在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辛,无毒。"

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除风散寒。治头目昏眩及周身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6钱;或泡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楸子

    药材名称楸子拼音Qiū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揪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prunifolia(Willd.)Borkh.[Pyrus prunifolia Willd.]采收

  • 多叶花椒

    药材名称多叶花椒拼音Duō Yè Huā Jiāo别名小叶刺椒(《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多叶花椒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攀援状灌木。枝圆柱形,无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1

  • 姜石

    药材名称姜石拼音Jiānɡ Shí别名沙姜石、礓砾、裂姜石出处1.姜石首载于《新修本草》,列玉石部下品谓:“味咸,寒,无毒……生土石间,状如姜。有五种,色白者最良。所在有之

  • 细叶防风

    药材名称细叶防风拼音Xì Yè Fánɡ Fēnɡ别名防风、新疆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伊犁岩风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banotis iliensis(Lipsdy) Korov.[Se

  • 高山羊不吃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山羊不吃药材名称高山羊不吃拼音Gāo Shān Yánɡ Bù Chī别名山香来源罂粟科紫堇属植物高山紫堇Corydalis esquirolii Levl.

  • 线叶蓟

    《中药大辞典》:线叶蓟药材名称线叶蓟拼音Xiàn Yè Jì别名野红花、山红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线叶蓟的根或花。秋季采根,鲜

  • 鯆鱼

    药材名称鯆鱼拼音Pū Yú别名斑鳐、孔鳐[孔鯆]、赤虹、花尾燕魟、日本燕魟、双斑燕魟、鸢魟、鸢鲼来源鳐目鳐科斑鳐Raja kenojei H. et M.、孔鳐R. porosa Gunth

  • 白细辛

    药材名称白细辛拼音Bái Xì Xīn别名贝茜花(《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长达10厘米。

  • 松球

    《中药大辞典》:松球药材名称松球拼音Sōnɡ Qiú别名松实(《别录》),松元(《重庆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或马尾松、云南松等的球果。化学成分种仁含蛋白质15.3%,脂

  • 白鬼笔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鬼笔药材名称白鬼笔别名鬼笔、鬼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 ex. Pers.,以菌柄及菌托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