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黑络丸菌

黑络丸菌

药材名称黑络丸菌

拼音Hēi Luò Wán Jūn

别名黑根须腹菌、黑络丸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腹菌科真菌黑络丸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zopgon piceus Berk.et Curt.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除去菌索和泥土,晒干。

原形态子实体呈不远则球形,径 1.5-4cm.新鲜幼嫩时灰褐色,成熟后浅烟色至乌黑色,子实体初期生地下。后半外露,表面贴生白色菌索,在于实体下部的如细根状。包被紧密,单层,厚220-270μm.孢体内部深肉桂色,腔室迂回呈迷路状。有不规则空隙。腔壁近乳白色,厚60-120μm。孢体黑褐色。孢子透明微具淡褐色,长椭圆形,短棒状,壁平滑,内含1-2枚油滴,(5-7)μm×(2.5-3)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混交林地,如不被动物觅食,可终年保存。秋末冬初成熟。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敷。

各家论述1.《皇和蕈谱》:黑子,此蕈丘陵之上,踯躅树下多生之,始终隐伏于土中,盖上黯黑而又有肉刺,里白而有蜂巢眼,不另生褶去苦味而食。

2.《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淡、微苦,性平,有止血功能。用于外伤出血(研粉经消毒后,直接敷于伤口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乔木紫珠

    《中药大辞典》:乔木紫珠药材名称乔木紫珠拼音Qiáo Mù Zǐ Zhū别名紫珠(《云南中草药选》),木紫珠、大树紫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梅发破(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 茯苓皮

    《中药大辞典》:茯苓皮药材名称茯苓皮拼音Fú Línɡ Pí别名苓皮(《四川中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的外皮。性状茯苓皮多为长条状,大小不一,外面黑

  • 荨麻

    《中药大辞典》:荨麻药材名称荨麻拼音Xūn Má别名寻麻(《益部方物略记》),蝎子草(《人海记》)。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狭叶荨麻等的全草。夏、秋季采,切段晒于。同属植物

  • 水慈姑

    药材名称水慈姑拼音Shuǐ Cí Gū别名剪刀草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泽泻科植物长叶泽泻的全草。春、夏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纤细白嫩,多透明横纹,中空,无地下球茎。数叶从根部丛生;

  • 黑牵牛

    药材名称黑牵牛拼音Hēi Qiān Niú别名老鹳筋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腺花女娄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lene adenantha Franch.[Me-landrium adenan

  • 驴脂

    《中药大辞典》:驴脂药材名称驴脂拼音Lǘ Zhī别名驴膏(张文仲)。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脂肪。功能主治治咳嗽,疟疾,耳聋,疮疥。①盂诜:"生脂和生椒熟捣绵裹塞耳中,治积年耳聋。

  • 草苁蓉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苁蓉药材名称草苁蓉拼音Cǎo Cōnɡ Rónɡ别名苁蓉来源列当科草苁蓉属植物草苁蓉Boschniakia rossica (Cham. et Schlecht.) B

  • 牛耳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耳岩白菜药材名称牛耳岩白菜拼音Niú ěr Yán Bái Cài别名岩白菜[贵州]。猫耳朵[贵州安顺]、石三七[广西贵县]、石虎耳、金山

  • 乔木五加

    药材名称乔木五加拼音Qiáo Mù Wǔ Jiā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锈毛吴茱萸五加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euodiaefolius Franch.var .fer

  • 蔷薇叶

    《中药大辞典》:蔷薇叶药材名称蔷薇叶拼音Qiánɡ Wēi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叶。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捣烂外敷,生肌收口。"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