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七味广枣丸

七味广枣丸

药方名称七味广枣丸

处方广枣450g 肉豆蔻75g丁香75g木香75g枫香脂75g沉香75g 牛心粉75g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红色的包衣大蜜丸,除去外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甘、苦、辛、微酸。

炮制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00g制成大蜜丸,另取朱砂粉末包衣,即得。

功能主治养心益气,安神。用于胸闷疼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失眠健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八柱汤

    《万病回春》卷三:八柱汤药方名称八柱汤处方人参(去芦)白术(去芦)肉蔻(煨)干姜(炒)诃子(煨)附子(面裹煨,去皮、脐)粟壳 (蜜炒)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药锉一剂。功能主治肠胃虚寒,滑泻不禁。用法用

  • 百合五味姜附汤

    药方名称百合五味姜附汤处方百合3钱,五味1钱,芍药3钱,甘草2钱,茯苓3钱,半夏3钱,干姜3钱,附子3钱。功能主治水土寒湿,而有上热目赤痛。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如面赤不热而作疼痛,是无上热,去百

  • 参柏丸

    药方名称参柏丸处方苦参、黄柏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功能主治肠风下血。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酒吞下。摘录《赤水玄珠》卷九

  • 排气饮

    药方名称排气饮处方陈皮4.5克木香2.1~3克藿香4.5克香附6克枳壳4.5克泽泻6克乌药6克厚朴3克功能主治行气散滞。治气逆,食滞腹胀,疼痛,癫狂。用法用量以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热服。食滞

  • 加减仙茅丸

    药方名称加减仙茅丸处方仙茅2斤(米泔浸5日,去赤水,用铜刀子去皮,用铜刀锉碎,夏月只浸3日,阴干,不见日,干称1斤),苍术2斤(米泔浸5日,或2日亦得,去皮,焙干,秤1斤),白茯苓(去皮)8两,车前子

  • 茱萸内消丸

    药方名称茱萸内消丸处方山茱萸(捣,去校,取肉微炒)桔梗(水浸一伏时,滤出,慢火炒干为度)白蒺藜(炒,去刺)川乌(炮,去皮、脐)肉桂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炒)食茱萸吴茱萸(微炒)青皮(去白)各60克

  • 三香散

    《医学入门》卷七:三香散药方名称三香散处方沉香紫苏白豆蔻各等分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胃冷呃逆,经久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5~2.1克,柿蒂煎汤调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三香

  • 楮叶汤

    《圣惠》卷九十三:楮叶汤药方名称楮叶汤处方楮树叶20片(微炙),木瓜半两(切),人参1分(去芦头)。功能主治小儿痢渴不止,或时呕逆,不下食。用法用量上以浆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细细温

  • 加味牛膝逐瘀汤

    药方名称加味牛膝逐瘀汤处方牛膝9克,桂心6克,赤芍6克,桃仁6克,当归6克,木香6克,牡丹皮6克,川芎3克,焦艾叶9克。功能主治温经逐瘀。主瘀血内阻,血瘀偏寒。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

  • 龟背丸

    《永类钤方7》卷二十一:龟背丸药方名称龟背丸别名龟胸丸(《婴童百问》卷五)。处方大黄0.9克(炒)天门冬(去心,焙)百合杏仁(去皮、尖,炒)木通桑白皮(蜜炙)甜葶苈(隔纸炒)朴消制枳壳等分制法上药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