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七气汤

七气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七气汤

药方名称七气汤

处方人参甘草(炙)、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切片.焙干)五两。

炮制上为粗末,入半夏令匀。

功能主治治虚冷上气,及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内结积聚,坚牢如杯,心腹绞痛,不能饮食,时发时止,发即欲死,此药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三片,煎七分,去滓,稍热服,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备急干金要方》卷十七:七气汤

药方名称七气汤

处方半夏15克人参生姜桂心甘草各3克

制法上五味,咬咀。

功能主治治七情六气郁结,内生积聚,坚牢如杯,心腹绞痛,不能饮食,时发时止,发即欲死。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一日二次。

摘录《备急干金要方》卷十七

全生指迷方》卷二:七气汤

药方名称七气汤

别名大七气汤(《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三棱莪术橘皮附子(去毛)陈桔皮(洗)桔梗藿香叶 桂心益智各45克甘草(炙)9克 (胡氏《经效方》有沉香15克,无陈橘皮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七情相干,气道壅滞,致成六聚,状如症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疼痛,攻刺腰胁,上气窒塞,喘咳满闷,小腹膜胀,大小便不利,或复泄泻,淋沥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2片,大枣2枚,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七气汤

药方名称七气汤

处方丁夏(汤洗)150克厚朴(姜制)桂心各90克茯苓白芍药各120克紫苏橘皮各60克人参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情志不遂,肠胃不和,吐利交作,恶寒发热,头目眩晕,胸脘痞满,咽塞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1个,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猜你喜欢

  • 阿胶鸡子黄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阿胶鸡子黄汤药方名称阿胶鸡子黄汤处方陈阿胶6克(烊冲)生白芍9克石决明15克(杵)双钩藤6克 大生地12克 清炙草1.8克 生牡蛎12克(杵)络石藤9克茯神木12克鸡子黄2枚(先煎

  • 加减柴葛汤

    药方名称加减柴葛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干葛、赤芍、紫苏、川芎、山栀、苍术、续断、枳壳、木瓜。功能主治风湿轻者,脉浮弦细,浑身酸软无力。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 救生膏

    药方名称救生膏处方密陀僧2两(碎,炒),黄柏傍根(金州厚者,用黄蜡1弹子大,火炙涂尽为度)2两,腻粉半钱,乌贼鱼骨(白者,去甲)半两。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一切发背。用法用量每用新汲水调,摊纸上,先

  • 加苓调脾散

    药方名称加苓调脾散处方白术、茯苓、神曲(炒)、白芍(酒炒)、扁豆(去壳,姜汁浸炒)、砂仁(炒)、香附(炒)、厚朴、炙草。功能主治痘疹,脾气虚弱,泄泻。用法用量加爆姜、大枣,水煎服。可加人参。摘录《医钞

  • 当归独活酒

    药方名称当归独活酒处方独活60g 大豆500g当归10g 黄酒1500炮制1.先将独活、当归捣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24小时;2.之后翻炒大豆至青烟冒出,倒入酒中密封;3.冷却后,去渣,过滤,

  • 丁香阿魏丸

    药方名称丁香阿魏丸处方卜子五灵脂楂肉神曲青皮枳实各30克 蓬术厚朴各24克三棱槟榔各21克白豆仁乌药姜黄各15克木香沉香各9克阿魏6克丁香3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主食积成块,

  • 不灰木散

    《圣惠》卷十:不灰木散药方名称不灰木散处方不灰木1两(用牛粪火烧通赤),延胡叶半两,子芩半两,黄药半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甘菊花半两,羌活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伤寒得汗及未得汗,烦躁闷乱。

  • 建中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建中散药方名称建中散处方青州枣、厚朴(姜汁制),各一斤。干姜(炮)、半夏(汤洗去滑)、甘草,各五两。陈皮(去白.八两)。已上六味,用水三斗,煮令水尽,焙干。草豆蔻(

  • 大神验木通散

    药方名称大神验木通散别名木通汤处方木通1两半(锉),泽泻3分,苦瓠子1两半,猪苓1两(去黑皮),汉防己3分,海蛤1两(细研)。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水肿,遍身肿满。用法用量木通汤(《圣济总录》卷八十)。

  • 不二圆

    药方名称不二圆处方巴豆(去皮.心.膜.去油)、杏仁(浸.去皮.尖.研),各七十个;黄蜡一两三钱,砒霜(研.入磁罐子.以赤石脂固封缝.盐泥固济.烧通赤.候泠取出)一两六钱,白胶香(研细)四钱,黄丹(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