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乳香圆

乳香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乳香圆

药方名称乳香圆

处方糯米(炒)、川乌头(炒.去皮.尖)、五灵脂(去砂土),各二两。乳香(研)、白芷藿香叶(洗)、天南星(炮)、没药(研)、荆芥(去枝.梗)、赤小豆(生)、骨碎补(去毛)、白附子(炮),各一两。松脂(研)半两,香墨(煅)、草乌头(炮.去皮.脐),各五两。

炮制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疾,左瘫右痪,口眼喝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精神恍惚,痰涎壅塞,手足曳,筋脉拘挛,或遍身顽痹,走注疼痛,脚膝缓弱,行步艰辛。

又治打扑损伤,瘀血不散,痛不可忍,或行路劳伤,脚膝浮肿疼痛,或肾脏风毒,上攻面肿耳鸣,下注,脚膝沉重,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圆至一十五圆,冷酒吞下,茶清亦得,不拘时。

注意忌热物一时辰。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乳香圆

药方名称乳香圆

处方枳壳(去瓤.麸炒)、牡蛎(火椴)、荜澄茄芫青(去头.翅.足.糯米炒.以米黄色为度)、大黄(蒸.焙)、鹤虱(炒),各半两;白丁香乳香(研),各一分。

炮制上为末,粟米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痔下血,肛边生肉,或结核肿疼,或生疮痒痛,或大便艰难。肛肠脱出。

又治肠风下血,无问新久,及诸俈,根在脏腑,悉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圆至十五圆。

如冶肠风,腊茶清下。

诸痔,煎薤白汤下。

诸俈,煎铁屑汤下,并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蕲艾汤

    药方名称蕲艾汤处方蕲艾3钱,薄荷3钱,菊花3钱,南星1钱半,全蝎1钱半,细辛5钱,麝香1分。功能主治雷头风,目内障。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眼科全书》卷三

  • 阿魏消瘤汤

    药方名称阿魏消瘤汤处方阿魏1.5克,柴胡1.5克,甘草1.5克,当归尾4.5克,赤芍4.5克,桔梗3克。功能主治理血消瘤。主瘀血阻滞。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张文明方

  • 三仙丸

    《百一选方》卷五:三仙丸药方名称三仙丸处方天南星(生,去皮)半夏(沸汤泡七遍)各150克(二味碾为细末,用生姜汁和,不可太软,但手捏得聚为度,摊在筛内,用楮叶盖之,令发黄色,晒干收之)香附子(略炒,去

  • 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药方名称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处方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

  • 六味稀痘饮

    药方名称六味稀痘饮别名稀痘饮处方山楂1钱,紫草1钱,牛蒡子1钱,防风1钱2分,荆芥1钱2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将发痘。用法用量稀痘饮(《科明医彀》卷六)。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七

  • 丹青饮

    《医醇剩义》卷三:丹青饮药方名称丹青饮处方赭石9克麦冬4.5克(青黛拌)杭菊6克石斛9克 潼蒺藜9克 白蒺藜9克沙参12克桑叶3克橘红3克 贝母6克杏仁9克旋复花3克(绢包扎好)功能主治平肝降逆,化痰

  • 巨用散

    药方名称巨用散处方当归2两,桔梗1两,瞿麦穗1两,桂府滑石1两,海蛤1两,灯心10束,甘草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淋,寻常小便涩。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同灯心煎至7分,食后冷服。涩甚者,加车前

  • 醉头风饼儿

    药方名称醉头风饼儿处方僵蚕(去丝、嘴)天南星功能主治治妇人头眩而冒,挟痰多呕吐,状若醉头风。用法用量上药各等分,为细末,生姜自然汁和作饼,厚五分,阴干,每服1饼,用平胃散(四味者)9克、水1升、生姜5

  • 二精丸

    药方名称二精丸处方黄精(去皮)2斤,枸杞子2斤。制法上2味,于八九月间采取。先用清水洗黄精1味,令净。控干细锉,与枸杞子相和,杵碎拌令匀,阴干再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助气固精,保

  • 五虫四藤汤

    药方名称五虫四藤汤处方蜈蚣3条,地龙15克,忍冬藤15克,钩藤15克,乌梢蛇9克,地鳖虫9克,全蝎6克,鸡血藤25克,络石藤20克,黄芪90克,丹参30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达脉络。主血瘀阻络。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