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膈圆

五膈圆

药方名称五膈圆

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者.微炒去汗)、细辛(去苗.土)、肉桂(去粗皮)、远志(去心),各三两。麦门冬(去心.焙)、甘草(炙),各五两。干姜(炮)二两,人参(去芦)四两,附子(炮.去皮.脐)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因愁忧思虑,饮食不节,动气伤神,致阴阳不和,脏腑生病,结于胸膈,遂成忧膈、气膈、食膈、饮膈、劳膈之病。若食生冷即发,心胸痞满,气不得通,疼痛如刺,及引背膂,食即不下,心下坚痛,痛即欲吐,得吐即已,甚者手足逆冷,上气咳逆,喘息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含化咽之,胸膈喉中当热,药力稍尽,更服一圆,日三服,夜二服,服药七日即愈;

或圆如梧桐子大,温酒服之亦得,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水煮金花丸

    药方名称水煮金花丸处方半夏30克(洗)天南星30克(洗)天麻15克寒水石(烧存性)30克、雄黄22.5克 白面18克(一方改寒水石为轻粉少许)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风痰羁留脾胃,

  • 火眼煎

    药方名称火眼煎处方当归1钱,生甘草1钱,防风1钱,杏仁7枚(泡,去皮尖),铜绿5分,枯矾5分。功能主治风火眼。用法用量水2大钟,煎钟半,露1宿,滚水内温暖,扎新绵花团于箸上,频洗。摘录《仙拈集》卷二

  • 柴胡六合汤

    《医垒元戎》:柴胡六合汤药方名称柴胡六合汤处方熟地黄9克川芎3克 芍药9克当归9克柴胡3克黄芩3克功能主治主妊娠伤寒,邪入少阳,胸胁满痛,脉弦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垒元戎》《元戎》:柴胡六合汤药

  • 痔漏消管丸

    药方名称痔漏消管丸处方刺猬皮(烫)30克石决明(煅)30克僵蚕15克 胡连15克木鳖子肉15克地龙肉24克连翘炭45克 芥穗24克大黄36克当归尾30克槐花45克乳香(炙)24克鹅管石(煅)30克赤芍

  • 当归一物汤

    药方名称当归一物汤处方川当归4两(锉)。功能主治小便血;亦治小便涩。用法用量上以酒3升,煮取1升,空心顿服。摘录《医统》卷七十一

  • 聚精丸

    《证治准绳·女科》卷四:聚精丸药方名称聚精丸处方黄鱼鳔胶500克(白净者,切碎,用蛤粉炒成珠,以无声为度)沙苑蒺藜240克(马乳浸两宿,隔汤蒸一炷香久,取起焙干)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

  • 麦门冬人参汤

    药方名称麦门冬人参汤处方麦门冬(去心,焙)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栝楼根1两,生干地黄(焙)1两,王瓜根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虚渴引饮。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半,去滓,

  • 茴香子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茴香子散药方名称茴香子散处方茴香子(炒)、马蔺花(炒)、葶苈(纸上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温酒调下。以通为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 参薷饮

    药方名称参薷饮别名却暑清健汤处方白术1钱半,人参1钱2分,麦冬1钱,白芍药1钱,白茯苓1钱,知母(炒)7分,陈皮7分,香薷7分,甘草5分,黄芩(炒)3分,五味子10粒。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祛暑清热,壮元

  • 绿豆白菜汤

    药方名称绿豆白菜汤处方绿豆100克 白菜心2~3个制法先把绿豆淘洗干净后,放入小锅内,加水适量,浸泡1小时后煮沸,待煮至将熟时,加入白菜心,再煮20分钟即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适用于小儿腮腺炎。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