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伏火二气丹

伏火二气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伏火二气丹

药方名称伏火二气丹

处方硫黄四两,黑锡、水银丁香(不见火)、干姜,各半两。

炮制先熔黑锡,后下水银,结砂子,与硫黄一处,再研成黑灰色,次入馀药研匀,用生姜自然汁煮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真元虚损,精髓耗伤,肾气不足,面黑耳焦,下虚上盛,头目眩晕,心腹刺痛,翻胃吐逆,虚劳盗汗,水气喘满,全不入食。

妇人血气久冷,崩中漏下,症瘕块癖。

此药夺阴阳造化之功,济心肾交养之妙,大补诸虚。

用法用量每服十粒至十五粒,浓煎生姜汤下,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伏火二气丹

药方名称伏火二气丹

处方硫黄4两,黑锡半两,水银半两,丁香半两(不见火),干姜半两。

制法上先熔黑锡,后下水银,结砂子,与硫黄一处,再研成黑灰色,次入余药研匀,用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济心肾交养,大补堵虚。主真元虚损,精髓耗伤,肾气不足,面黑耳焦,下虚上盛,头目眩晕,心腹刺痛,翻胃吐逆,虚劳盗汗,水气喘满,全不入食;妇人血气久冷,崩中漏下,症瘕块癖。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食前、空心浓煎生姜汤送下。

摘录《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猜你喜欢

  • 青露散

    药方名称青露散处方白及白蔹白薇白芷白鲜皮朴消青黛黄柏大黄天花粉青露叶(即芙蓉叶)老龙皮(即老松树皮)各等分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治发背疽,一切恶疮。用法用量用生姜自然汁调,围敷,如干时,再用姜汁调

  • 久嗽丸子

    药方名称久嗽丸子处方海蛤粉(研细)、胆星、杏仁、诃子、青黛、皂角荚。制法上为末,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嗽。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久嗽丸”。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六引丹溪方

  • 急救汤

    药方名称急救汤处方猴狲粪(山中者良,家畜者不用)不拘多少。功能主治脐风。用法用量煎汤喂之。摘录《诚书》卷六

  • 二陈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药方名称二陈汤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炮制上为俰咀。功能主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不快,或发为寒热

  • 臁疮方

    药方名称臁疮方处方松香1两,轻粉3钱,乳香5钱,细茶5钱。制法共打成膏。功能主治臁疮。用法用量先将葱头、花椒煎浓汤,熏洗净,用布摊膏,厚贴患处,以绢缚定,黄水流尽,烂肉生肌。摘录《广笔记》卷三

  • 开郁老蔻丸

    药方名称开郁老蔻丸处方紫蔻4钱,贡桂6钱,丁香2钱,当归3钱,山楂4钱,白术4钱,炙军4钱,乌药3钱,甘草2钱,青皮2钱,莱菔4钱,陈皮3钱,木香5分,砂仁2钱,莪术4钱,半夏3钱,三棱4钱,枳壳3钱

  • 补益石斛丸

    药方名称补益石斛丸处方石斛1两半(去根),萆薢1两(锉),远志3分(去心),覆盆子3分,泽泻1两,白龙骨1两,杜仲1两半(去粗皮,微炙,锉),防风3分(去芦头),牛膝1两半(去苗),石龙芮1两,薯蓣3

  • 比圣丸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王氏方:比圣丸药方名称比圣丸处方青州枣25个(去核,黄丹2钱,匀分在枣肉内烧,烟绝用),诃子皮半两,草豆蔻(面裹烧)半两,肉豆蔻1个,木香1分。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小黄米

  • 蟾酥合剂

    药方名称蟾酥合剂处方蟾酥(酒化)腰黄铜绿炒绿矾轻粉乳香没药枯矾 干蜗牛各3克麝香血竭朱砂煅炉甘石煅寒水石硼砂灯草灰各1.5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蟾酥另以烧酒化开为糊,徐徐和入药末,混合研匀,晒干,

  • 香薷饮

    药方名称香薷饮处方香薷10克厚朴5克 白扁豆5克(或加白糖适量)制法将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功能主治解表清暑,健脾利湿。适用于夏季感冒,夹暑湿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