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风汤

八风汤

圣济总录》卷十五:八风汤

药方名称八风汤

处方防风(去叉)6两,人参2两,芎?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白芷半两,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首风,头目昏痛,肢体拘急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薄荷5叶,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外台》卷十九引《深师方》:八风汤

药方名称八风汤

处方防风2两,芍药2两,茯苓2两,黄耆3两,独活4两,当归3两,人参3两,干姜3两,甘草1两(炙),大豆2升,附子大者1枚(炮)。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五缓六急不随,身体不仁,下重,腹中雷鸣,失小便。

用法用量以水1斗,清酒2升,合煮取3升,分3服。

注意海藻菘菜猪肉、冷水、酢物。

摘录《外台》卷十九引《深师方》

《扁鹊心书·神方》:八风汤

药方名称八风汤

处方当归防己人参秦艽、官桂、防风、钗斛、芍药、黄耆甘草川芎紫菀石膏白鲜皮川乌、川羌活、川独活黄芩麻黄(去节)、干姜远志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风,半身不遂,言语謇塞,口眼?斜。

用法用量先灸脐下三百壮,后服此药,永不再发。若不加灸,三年后仍发也。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女科百问》卷下:八风汤

药方名称八风汤

处方天雄5两,当归5两,人参5两,附子4两,防风4两,天门冬4两,蜀椒4两,独活4两,乌头3钱,秦艽3钱,细辛3钱,白术3钱,干姜3钱,山茱萸半两,五味子半两,桔梗半两,香白芷半两,柴胡半两,莽草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风,迷惑如醉,狂言惊悸,恍惚见鬼。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1日3次。以身中觉如针刺者,药行也。

摘录女科百问》卷下

猜你喜欢

  • 椒豆饮

    药方名称椒豆饮处方汉椒49粒,黑豆14粒,乌梅2个(打破),甘草节3寸(碎)。功能主治解砒毒。主用法用量上用水1碗,煎7分,温服。摘录《百一》卷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一

  • 诃子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诃子散药方名称诃子散处方诃子(炮,去核)甘草(炙)厚朴(姜制,炒)干姜(炮)草果(去皮)陈皮良姜(炒)茯苓神曲(炒)麦芽(炒)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心脾冷痛不可忍,及

  • 麻风锭子

    药方名称麻风锭子处方苍耳草(5月5日或6月6日5更带露采)。功能主治大风疠疾,眉发脱落,遍身顽麻。用法用量上捣取汁,熬作锭子,取半斤鲤鱼1尾,剖开(不去肚肠),入药1锭,线缝。以酒2碗,慢火煮熟,令吃

  • 三妙散

    药方名称三妙散处方槟榔苍术(生)黄柏(生)各等分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治脐中作痒,时流黄水,不痛不肿,及湿疮、湿癣。用法用量干撒肚脐。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七

  • 一字轻金散

    药方名称一字轻金散处方藿香叶荆芥穗旋复花香白芷石膏末(细研)防风各15克川乌(两头尖者,去皮、尖,生用)7.5克天南星7.5克川芎15克草乌头4.5克制法上十味,晒干,同捣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偏正头风,

  • 加减大建中汤

    《普济方》卷三二三:加减大建中汤药方名称加减大建中汤处方芍药60克当归川芎黄耆桂各30克甘草(炙)白术各22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妇人胎前产后一切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疗痛,往来寒热,自汗口渴。用法用

  • 减味乌梅丸

    药方名称减味乌梅丸处方半夏、黄连、干姜、吴萸、茯苓、桂枝、白芍、川椒(炒黑)、乌梅。功能主治厥明三疟,日久不已,劳则发热,或有痞结,气逆欲呕。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 姜胶膏

    药方名称姜胶膏处方鲜姜自然汁1斤,明亮水胶4两。制法同熬成稀膏,摊于布上。功能主治肢体受凉疼痛,或有凝寒阻遏血脉,麻木不仁。用法用量贴患处,旬日1换。注意热肿疼者,断不可用。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 消毒五圣汤

    药方名称消毒五圣汤处方五灵脂白僵蚕郁金贝母大黄各9克功能主治治便毒肿痛。用法用量酒、水各半煎服。摘录《赤水玄珠》卷三十

  • 腹痛广济散

    药方名称腹痛广济散处方人参1两半,厚朴8钱(制),当归3两,陈皮1两半,茯苓1两半,炙甘草5钱,生姜7片,砂糖3两(炒灰)。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胁肋腹痛,脉软弦涩者。用法用量酒煎3钱,去滓温服。各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