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利惊丸

利惊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利惊丸

药方名称利惊丸

处方青黛轻粉各3克 牵牛末1.5克天竺黄6克

制法上药研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急惊风,身热面赤,喘胀腹满,大小便秘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用薄荷汤送下。一法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用1粒,化服。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玉机微义》卷五十:利惊丸

药方名称利惊丸

处方南星4钱,半夏4钱(为末,并以生姜汁和作饼子,晒干),真珠(新白者)2钱,巴豆(去油净)1钱,朱砂4钱,轻粉半钱,麝半钱,脑子半钱,白颈蚯蚓1条(用刀截断首尾,两头齐跳者用之,去土秤)2钱。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热丹毒,急慢哑惊。

用法用量每1岁儿服1丸,灯心汤送下。

摘录玉机微义》卷五十

《直指小儿》卷一:利惊丸

药方名称利惊丸

处方龙胆草2钱,防风2钱,青黛2钱,芦荟2钱,南星(炮)2钱,钩藤2钱,牙消1钱,铁粉1钱,脑少许,麝少许。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利惊,下痰,消热。主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2丸,煎金银汤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一

简明医彀》卷六:利惊丸

药方名称利惊丸

处方龙胆草3钱,青黛(画家用者)3钱,防风3钱,钩藤2钱,黄连1钱,牛黄2分,麝香2分,冰片2分(黛、牛、麝、冰研细末)。

制法上为末,入四味和匀,神曲糊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搐搦,热在筋脉,脉浮数洪紧,虎口纹青紫相半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金银薄荷煎汤送下。

摘录简明医彀》卷六

杨氏家藏方》卷十七:利惊丸

药方名称利惊丸

处方朱砂(别研)1钱,阿魏(湿纸裹,汤上熏令软)1钱,乳香(研)1钱,蝎梢7枚(去毒,微炒),蜈蚣1条(炙黄),巴豆6个(去皮,水浸3日)。

制法上为细末,次入阿魏巴豆,同研成膏,如未成即用重汤煮之,旋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涎壅,吐咽不下,神志昏愦,目瞪搐搦。

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3丸,浓煎萝卜子汤送下,不拘时候。利下涎即效。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七

《永乐大典》卷九七六引《经济小儿保命方书》:利惊丸

药方名称利惊丸

处方天南星(炮裂,取末)1钱,巴豆(去油尽,取粉)半分,全蝎2个,白附子(炮)半钱,滑石半钱。

制法上为细末,以水滴面为丸,如麻子大,以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五脏蕴积作热,暴发惊证,手足摇动,目睛上视,腹肚壮热,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量大小加减,用薄荷汤吞下。俟下恶物痰积,用黄金散调理。

摘录《永乐大典》卷九七六引《经济小儿保命方书》

《医部全录》卷四三二引《幼幼近编》:利惊丸

药方名称利惊丸

处方半夏5钱,天南星5钱(姜制),滑石3钱,蛤粉(煅)3钱,朱砂3钱,雄黄5钱,巴豆1钱,麝香3分,轻粉3分。

制法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并脐风撮口。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用姜汤送下。

摘录《医部全录》卷四三二引《幼幼近编》

猜你喜欢

  • 化铁膏

    药方名称化铁膏处方肥皂4两(熬膏),生姜4两,葱半斤,蒜半斤,皮消半升(化水),大黄末4两(入膏再熬)。功能主治积聚。用法用量《医级》本方用法:先将肥皂熬膏,入消水再熬,次入葱、蒜、生姜,熬至三炷香,

  • 羌活神术散

    药方名称羌活神术散处方羌活藁本川芎白芷苍术细辛甘草功能主治治感冒风寒,头疼发热,恶寒拘急,体痛无汗,脉浮紧者。用法用量加生姜、葱白,水煎服。口渴,加天花扮、于葛;有热,加柴胡、黄芩;恶心而呕,加姜汁炒

  • 加味滋阴润燥方

    黄文东方:加味滋阴润燥方药方名称加味滋阴润燥方处方生首乌15克,玉竹9克,大腹皮12克,青陈皮各6克,生枳壳9克,乌药9克,青橘叶9克。功能主治调气畅中,和胃润肠。主肠燥失润,气滞作胀。用法用量水煎服

  • 艾叶洗剂

    药方名称艾叶洗剂处方艾叶62g,雄黄6g,防风62g,花椒6g。功能主治慢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泛发性神经皮炎。用法用量煎水熏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小米龙眼粥

    药方名称小米龙眼粥处方龙眼肉30克 小米50~10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小米与龙眼肉同煮成粥。待粥熟,调入红糖。功能主治补血养心,安神益智。适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失眠健忘、惊悸等症。用法用量空腹食,

  • 冬麻子粥

    《圣惠》卷九十六:冬麻子粥药方名称冬麻子粥处方冬麻子2合,葵子1合,米3合。功能主治五淋,小便涩少疼痛。用法用量上研2味,以水2大盏,淘绞取汁,和米煮粥。浑着葱白,熟煮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六《圣惠

  • 复方地锦片

    药方名称复方地锦片处方地锦草166两4钱,辣蓼166两4钱,车前草54两4钱。制法取地锦草、辣蓼各33两,车前草11两,共为细粉。取地锦草等3味下余药料,用煮提法提取二次,合并浓缩为稠膏约77两,取地

  • 加味青州白丸子

    药方名称加味青州白丸子处方白附子2两,天南星2两,半夏2两,白姜2两,天麻1两,全蝎1两,白僵蚕1两,川乌5钱。制法上并生用,为细末,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中风壅塞,?斜瘫痪。用法用量每服

  • 加减黄芩汤

    《麻科活人》卷三:加减黄芩汤药方名称加减黄芩汤处方黄芩、黄连、当归、枳壳、槟榔、青皮、泽泻、山楂、槐花、白芍、甘草。功能主治麻毒未清,变成赤白痢者。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是以本方去白芍、楂肉、甘草,加黑

  • 补肉药

    药方名称补肉药别名补肉膏处方香油1两,黄蜡8钱,密陀僧5分,乳香1钱,没药1钱。制法熬膏。功能主治跌扑闪挫,面伤青黑,伤重者。用法用量外贴。手脚骨被压碎者,取大片桑皮,将补肉膏、定痛膏糊在桑皮上,夹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