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化毒丹

加味化毒丹

药方名称加味化毒丹

处方牛黄(真者)4分,琥珀5分,血竭1钱半,雄黄1钱半,辰砂1钱半,虎胫骨1钱半,鲮甲1钱半,钟乳石2钱,犀角1钱半,乌蛇1钱半,龙脑3分,麝香2分,熟大黄1钱,轻粉5分。

制法上药以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牛皮癣。其初多生内股阴囊而瘙痒最甚,其色紫黑如牛皮。渐渐漫衍小腹、尻臀,久则至于胸背胁肋,其形宛如铁甲,其症小便赤色,大便燥黑,气逆上冲,或头痛多怒,此皆郁热所致。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沙糖汤送下,虚者人参汤送下。

摘录《霉疮证治秘鉴》卷下

猜你喜欢

  • 防附汤

    药方名称防附汤处方防风1分,僵蚕1分(炮),白附子1分(炮),川芎2分,荆芥1分,雄黄1钱,全蝎7个(瓦焙干),朱砂1钱,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及一切头风。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用好茶

  • 加味犀羚白虎汤

    药方名称加味犀羚白虎汤处方白犀角1钱,羚角片1钱半,生石膏8钱,知母4钱,生甘草8分,陈仓米3钱(荷叶包),白颈蚯蚓3支,陈金汁1两(冲),甘萝根汁1瓢(冲)。功能主治清热。主摘录《感证辑要》卷四

  • 半苓汤

    药方名称半苓汤处方半夏15克茯苓块15克 川连3克厚朴9克通草24克功能主治燥湿利水。主治湿郁于脾,胸部痞满,不饥不食。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药,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摘

  • 麦冬平肺饮

    药方名称麦冬平肺饮别名麦冬清肺饮(《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处方人参麦门冬赤芍槟榔赤茯苓陈皮桔梗各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化痰排脓。治肺痈初起,气阴两虚,咳嗽气急,胸中隐痛,呕吐脓痰。用法用量

  • 加味白头翁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味白头翁汤药方名称加味白头翁汤处方白头翁9克 生川柏1.5克 青子芩6克 鲜贯众15克 小川连2.4克 北秦皮2.4克(醋炒)生白芍9克 鲜茉莉花10朵(冲)功能主治凉血清肝,泻

  • 黄芩丸

    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黄芩丸药方名称黄芩丸处方黄芩1分,五倍子1分,蟾酥半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口舌生疮。用法用量每取1丸含,吐津。以愈为度。摘录方出《

  • 防风解温汤

    药方名称防风解温汤处方防风3钱,桔梗3钱,桑叶3钱,连翘3钱,杏仁3钱,芍药3钱,丹皮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温证,太阳经头项痛,腰脊强,发热作渴者。用法用量流水3杯,煎至8分,温服。覆衣,饮热粥,取

  • 乳香宣经圆

    药方名称乳香宣经圆处方川楝子(炒)、牵牛子(炒)、乌药(去木)、茴香(淘去沙土.炒)、橘皮(去白.微炙)、防风,各二两。乳香(研)、草乌(乌豆一合同煮.竹刀切透黑.去皮.尖.焙)、五灵脂(酒浸.淘去沙

  • 椒术丸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椒术丸药方名称椒术丸处方苍术60克 蜀椒30克(去目,炒)制法上为极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泄泻下痢。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如小儿病,丸

  • 韭叶膏

    药方名称韭叶膏处方韭叶(连根洗净)。制法上捣烂,同人家门限下及地板上细泥和匀。功能主治虫牙痛。用法用量擦痛处腮上,外用纸贴。一时下有细虫在于泥上,可以除绝病根。摘录《医统》卷六十四引《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