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控涎丸

加味控涎丸

药方名称加味控涎丸

处方大戟1两,芫花1两,甘遂1两,甜葶苈1两,巴豆(去壳)1两,黑牵牛3两(炒,取头末),白芥子(炒)2两。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消浮退肿,下水。主风热上壅,或中脘停留水饮,喘急,四肢浮肿,脚气入腹,平常腹中痰热,诸气结聚。

用法用量每服3-7粒,茶清吞下;或温水亦可。得利则效。

注意服后未可服甘草药及热水。

摘录《得效》卷五

猜你喜欢

  • 加味清暑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暑益气汤处方黄耆、升麻、人参、白术、神曲、陈皮、泽泻、黄柏、当归、青皮、麦冬、葛根、甘草、五味、丹皮、生地。功能主治伤暑吐衄,脉虚而大。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医钞类编》卷七

  • 宝珠散

    药方名称宝珠散处方橄榄核灰、人中白、大红纬灰、硼砂、冰片、药珠。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用芦管抄药,吹入患处。摘录《幼科指掌》卷四

  • 无比薯蓣丸

    药方名称无比薯蓣丸别名无比山药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处方薯蓣60克 苁蓉120克五味子180克菟丝子杜仲各90克,牛膝泽泻干地黄山茱萸茯神(一作茯苓)巴戟天赤石脂各30克制法上十二味,研末,

  • 黄连汤

    《伤寒论》:黄连汤药方名称黄连汤处方黄连9克甘草9克(炙)干姜9克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半夏6克(洗)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平调寒热,和胃降逆。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用法

  • 理气散寒汤

    《会约医镜》卷七:理气散寒汤药方名称理气散寒汤处方苍术厚朴(姜炒)陈皮(去白)甘草各4克藿香砂仁枳壳各2.5克木香1.5克香附乌药各4.5克功能主治治中下二焦寒滞气逆,腹痛,或呕泻;或不呕不泻,而为干

  • 唅化丹

    药方名称唅化丹处方胆矾、硼砂、明矾、牙皂、雄黄。制法枣肉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喉中梅核气。用法用量含化,温黄酒1杯过口,内服苏子降气汤。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 茯苓安肝定精神丸

    药方名称茯苓安肝定精神丸别名茯苓丸处方茯苓5分,远志(去心)5分,防风5分,人参5分,柏子仁(熬)5分,龙骨7分,牡蛎(熬)8分,大枣肉8分,甘草4分(炙)。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桃枝当归膏

    药方名称桃枝当归膏处方当归身(去细梢,洗去土,干)30克杏仁(汤浸,去皮、尖)100个 肥嫩柳枝105克(切3.3厘米许,水洗,干)肥嫩桃枝45克(切3.3厘米许,水洗,千)黄丹(水飞)180克 芝麻

  • 葛根丸

    《千金翼》卷十九:葛根丸药方名称葛根丸处方葛根3两,栝楼3两,铅丹2两,附子1两(去皮)。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渴,日饮1石水者。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本方用法:每服二十丸,煎茅根

  • 离骨散

    《普济方》卷七十:离骨散药方名称离骨散处方夜游将军、人言、窑老、丹各少许。功能主治取牙。主用法用量上同研粉红色。搽之。摘录《普济方》卷七十《串雅补》卷四:离骨散药方名称离骨散处方大活鲫鱼1个(去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