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藿香正气散

加味藿香正气散

《得效》卷五:加味藿香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藿香正气散加丁香半钱,缩砂半钱,良姜半钱,南木香半钱。

功能主治饮食中忧怒伤脾,腹内膨满,泄泻频并,或作晨泄。

用法用量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

摘录《得效》卷五

《寿世新编》卷上:加味藿香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藿香叶2两,紫苏叶1两6钱,粉甘葛2两,漂茅术2两,山查肉1两6钱,云茯苓2两,嫩桂尖6钱4分,广陈皮2两,大腹皮2两(洗浸),宣木瓜2两,建神曲1两6钱,白芍1两,陈香薷1两6钱,煨枳壳2两,芽桔梗2两,法半夏1两6钱(姜汁制),大麦芽1两6(炒),炒扁豆2两,粉甘草8钱,建泽泻2两(淡盐水炒),猪苓块2两。

制法上为细末,外用生姜捣汁1盏,和白水为丸,或将腹皮、生姜2两,煎水搓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热杂感,吐泻胸满腹胀,头痛或口渴,霍乱转筋,小便赤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小儿量减。

摘录《寿世新编》卷上

《卫生鸿宝》卷四:加味藿香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苏叶1钱,陈皮1钱,茅术(炒)1钱,葛根(煨)1钱,蝉退1钱,藿香梗钱半,厚朴(炒)钱半,半夏曲(炒)钱半,牛蒡子(炒,研)3钱,赤苓3钱,焦神曲2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烂喉痧,形寒发热,面若装朱,痧不出肌,上吐下泻,腹痛如绞,甚至发厥口噤,目闭神昏,乃内挟宿滞痧秽,外感戾毒暴寒,折伏表里为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吐泻之后,津液大伤,必然发渴,切勿与蔗梨一切寒凉之物。

摘录《卫生鸿宝》卷四

猜你喜欢

  • 加味猪苓汤

    药方名称加味猪苓汤处方猪苓(去皮)、赤茯苓(去皮)、泽泻、白术、麦门冬(去心)、百药煎、黄连(去须)、大黄(煨)、甘草(炙)各等分。功能主治热痢,血痢。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温服。血痢,加阿胶、

  • 解毒润肠汤

    药方名称解毒润肠汤处方槟榔、车前子、茵陈、芍药、木香、黄芩、黄连、青橘皮、防风。功能主治大孔痛。有湿热之毒流于大肠。用法用量谷芽、灯心煎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 败鼓皮丸

    药方名称败鼓皮丸处方破旧铜鼓皮1张(切碎,河砂拌炒松脆,研末)。制法上以陈烧酒和糯米粉糊丸。功能主治湿滞肿满,峻逐日久,伤残脾阳,更损肾阳之水臌,腹大如箕,手足反瘦,逐渐坚胀,按之如鼓,旦食不能暮食,

  • 金弹丸

    药方名称金弹丸处方牛黄4分,珍珠4分,琥珀2钱,川郁金2钱,半夏2钱,射干2钱,礞石(火消煅)2钱,朱砂(水飞)1钱,明雄黄1钱,陈胆星4钱,川贝母4钱,天竺黄4钱,巴豆(去壳净)4钱,甘草3钱,生姜

  • 达气养营汤

    药方名称达气养营汤处方人参3克,黄连3克,当归身9克,白芍9克,川芎4.5克,木香3克,白豆蔻3克。功能主治清肝泻火,活血调经。主肝胆火郁。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陆氏三世医验》卷五

  • 白玉饼子

    药方名称白玉饼子处方寒石面2两,白滑石1两,巴豆12个(去油),半夏12个(泡7次)。制法上为末,滚水为丸,如绿豆大,作饼。功能主治小儿吐泻。用法用量每岁服1饼半,干姜汤送下,不拘时候,5岁以上不可服

  • 干漆散

    《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丁左藏方:干漆散药方名称干漆散处方狗脊、干漆、大麻仁、鹤虱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炒香。功能主治小儿疳蛔心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精羊肉汤调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丁左藏方《外

  • 点眼黄连膏

    《圣济总录》卷一○五:点眼黄连膏药方名称点眼黄连膏处方黄连(去须,椎碎)半两,马牙消(研)1钱。制法将黄连用水浸,于日内晒令色浓,以绵滤过,后下消末于黄连汁中,依前日内晒干,为细末。功能主治积年风热毒

  • 控涎散

    药方名称控涎散处方辰砂2分,雄黄3分,儿茶5分,川柏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痘疮,咽中生疮作痛,饮食哽塞而呕哕者。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之。内服加味鼠粘子汤。摘录《片玉痘疹》卷八

  • 黑了脱敏洗剂

    药方名称黑了脱敏洗剂处方黑面神62g,了哥王62g,蛇泡勒62g,乌桕叶62g,地胆头62g,十大功劳62g,明矾25g。功能主治漆性皮炎。用法用量上切碎。加水6升,煎1-2小时,用于外洗。摘录《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