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半夏利膈丸

半夏利膈丸

御药院方》卷五:半夏利膈丸

药方名称半夏利膈丸

处方白术人参茯苓(去皮)白矾(生)滑石贝母各30克天南星(生)45克 白附子(生)60克半夏(汤洗)9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益气健脾。主风痰郁甚,头疼目眩,咽膈不利,涕唾稠粘,朐中烦满,酒癖停饮,呕逆恶心,胁下急痛,腹中水声,神思昏愦,心悸面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御药院方》卷五:半夏利膈丸

药方名称半夏利膈丸

别名槟榔利膈丸(《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黑牵牛120克(一半生,一半炒)皂角(不蛀、肥者,去皮、子,酥涂炙)60克槐角子15克 齐州半夏(汤浸洗七次,切,焙干)30克 青橘皮(汤浸,去瓤)60克槟榔30克(面裹煨热,锉)

制法上六味,研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逐痰。主风痰上攻,喘满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2丸,生姜汤下,食后。如要疏风痰,加至40~50丸。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普济方》卷一○四引《医方集成》:半夏利膈丸

药方名称半夏利膈丸

处方防风(去芦头)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

制法上为末,入膏中,和捣百余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嗽化痰。主风痰壅甚,头疼目眩,咽膈不利,涕唾稠粘,胸中烦满,酒癖停饮,呕逆恶心,胁下急痛,肠中水声,神思昏愦,心忪面热。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荆芥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引《医方集成》

猜你喜欢

  • 甘豆汤

    《普济方》卷三六一引《汤氏宝书》:甘豆汤药方名称甘豆汤处方黑豆1合,甘草1两(切)。功能主治小儿初生,下胎黄。用法用量加淡竹叶一握,能解五脏热毒。夏月产者,尤宜服之。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引《汤氏宝书

  • 白矾煎

    《圣惠》卷八十九:白矾煎药方名称白矾煎处方白矾1分(烧为灰),黄连半两(去须),青钱10文,防风3分(去芦头),朴消3分,地黄汁1合,白蜜3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小儿缘目及眦烂作疮肿痛。用法用量用

  • 立效木香散

    药方名称立效木香散处方生干地黄(洗)、木香(不见火)、麦门冬(去心)、升麻、羌活、芍药、白芷、川芎、肉桂(不见火,去粗皮)、木通(去皮)、当归(去芦)、黄耆(蜜炙)、桔梗、甘草(炙)、连翘各等分。制法

  • 清热解郁汤

    药方名称清热解郁汤处方栀子(炒黑)6克枳壳(麸炒)西芎黄连(炒)香附(炒)各3克干姜(炒黑)陈皮各1.5克甘草0.9克苍术(米泔浸)2.1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胃中郁热,胃脘疼痛。用法用量加生姜3

  • 温胎饮

    药方名称温胎饮处方北五味子6克,大茴香6克,蕲艾6克,牡蛎3.6克,川芎3.6克,生姜3片。功能主治暖胞固涩。主阳气虚寒。(妊娠遗尿)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苏丹玉案》卷五

  • 定命通顶散

    药方名称定命通顶散处方滑石1分,蟾酥杏仁大,干胭脂1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羸困脑闷。用法用量每用两黄米大,吹入两鼻中。有嚏三五声,神效。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 麻风药酒

    药方名称麻风药酒处方防风2两,当归2两,虎骨2两,秦艽2两,羌活2两,苦参2两,牛膝2两,僵蚕2两,松节2两,鳖甲2两,苍术2两,枸杞子2两,白茅根2两,蓖麻子仁1两,好雪酒25斤。制法上用药袋盛,浸

  • 白附饮

    《观聚方要补》卷十引《儿科方要》:白附饮药方名称白附饮处方白附子1钱,枳实1钱,防风1钱,全蝎1钱,胆星1钱,天麻1钱,半夏1钱,僵蚕4分,官桂4分,丁香4分,木香4分,甘草4分。功能主治顿嗽。小儿咳

  • 甘松香丸

    药方名称甘松香丸处方半夏曲2两,天南星2两,甘松1两,陈橘皮1两半。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眩。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摘录《鸡峰》卷十八

  • 家秘胆星丸

    药方名称家秘胆星丸处方陈胆星、青黛、海石、龙胆草、甘草。功能主治胆火成痰,痰火内扰不得眠。摘录《伤寒大白》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