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和胃丸

和胃丸

《千金翼》卷十五:和胃丸

药方名称和胃丸

处方大黄1分,细辛1分,黄连1分,蜀椒(去目闭口者,汗)1分,皂荚(炙,去皮子)1分,当归1分,桂心1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熬)1两半,黄芩1两半,葶苈(熬)半两,阿胶(炙)半两,芒消半两,厚朴2分(炙),甘遂1两,半夏5分(洗)。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六腑,安五脏,导达肠胃,令人能食。主胃痛,悁烦噫逆,胸中气满,腹胁下邪气寒壮积聚,大小便乍难。并主女人绝产。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腹酒送下,稍加至10丸,1日3次。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和胃丸

药方名称和胃丸

处方甘草(生,锉)2两,高良姜(生)2两,藿香叶1两,桂(去粗皮)1两,丁香皮(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杵三二百下,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脾胃冷热不和,不能饮食,胸膈满闷,痰唾吐逆,及一切气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盐汤嚼下,空心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和胃丸

药方名称和胃丸

处方半夏(汤洗10遍,切作片子)半分,牵牛子(炒)半分,生姜1两(切作片子),人参半两,矾蝴蝶半两,藿香叶半两,丁香1钱。

制法上药先将半夏、牵牛、生姜于银石器内慢火煮,候水尽,焙干,与人参等药同杵为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寒肠热,腹胀泄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用生姜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永类钤方》卷二十一:和胃丸

药方名称和胃丸

处方丁香1钱,藿香叶1钱,蝎尾1钱,白术(切,焙)1两,制半夏1两。

制法上为末,姜汁糊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吐泻,有痰,不思饮食,困顿欲生风。

用法用量每服3岁30丸,空心生姜汤送下。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普济方》卷一三七:和胃丸

药方名称和胃丸

处方大黄(酒浸)1两,甘遂1两,桂枝1两,干姜1两,白术1两,茯苓1两,芍药1两,厚朴1两,半夏(洗)1两,巴豆10粒(去皮心,研如脂)。

制法上为末,入巴豆,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阳明病,内有停水,心下痛而呕吐,腹胁满者。

用法用量每服2丸,白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七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和胃丸

药方名称和胃丸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4两,干姜(炮)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人参1两1分,槟榔(锉)1两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白术2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2两,桔梗(焙)1两,甘草(炙)半两,诃黎勒皮3分。

制法上为末,酒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食即呕逆,水谷不化,或时泄利。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温生姜枣汤送下,米饮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局方》卷三:和胃丸

药方名称和胃丸

处方厚朴(去粗皮,锉碎,以生姜2两研烂同炒)、半夏(一半汤洗,晒干,微炒,一半生姜汁制作饼,炙黄),鳖甲(9肋大者)1枚(黄泥外固,以米醋2碗,化硇砂1两,放鳖甲内慢火熬干,取2两细研如粉),神曲(碎,炒)2两,麦蘖(微炒)2两,白术(锉,炒)2两,肉桂(去粗皮)2两,枳壳(去瓤,麸炒)3两,三棱(炮)3两,青皮(去白,炒)3两,人参3两,陈皮(去白)4两,诃子(炮,去核)4两,槟榔1两半,当归1两半,芍药1两,甘草(炒)1两,干姜(炮)3分,赤茯苓(去皮)3分。

制法上为细末,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温和脾胃,调进饮食。主脾胃不和,中脘气痞,心腹胀闷,不思饮食,呕吐痰逆,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腹胁刺痛,便利不调,少力嗜卧,体重节痛;及虚劳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心腹痞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微嚼破,温水送下,不拘时候。老幼气弱皆可常服。

摘录《局方》卷三

猜你喜欢

  • 姜面方

    药方名称姜面方处方生姜(细切碎,湿纸裹,煨)半两,白面(治如食法)3两。功能主治赤白痢及水痢。用法用量拌和毕,沸汤中下煮20沸,空心旋旋食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 葱豉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七:葱豉粥药方名称葱豉粥处方豉30克葱白1握(去须,切)粳米60克功能主治主骨蒸烦热咳嗽,四肢疼痛,时发寒热。用法用量上药用水600毫升,煮葱、鼓取汁220毫升,绞去葱、豉,入米煮

  • 防风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防风丸药方名称防风丸处方防风(洗)川芎天麻(去苗,酒浸一宿)甘草(炙)各60克朱砂(研,为衣)15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以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主风痰郁热上攻,头痛

  • 诃黎勒皮散

    方出《圣惠》卷五十,名见《普济方》卷二○四:诃黎勒皮散药方名称诃黎勒皮散处方诃黎勒皮1两,人参3分(去芦头),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3分,枳壳3分

  • 参茸归桂饮

    药方名称参茸归桂饮处方人参、鹿茸、当归、桂枝。功能主治疟疾,素虚人或病后、疮后、产后有汗者。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 瓜石汤

    《医学入门》卷八:瓜石汤药方名称瓜石汤别名栝石汤处方瓜蒌仁9钱,滑石1钱半,南星1钱,苍术1钱,赤芍1钱,陈皮1钱,黄连5分,黄柏5分,黄芩5分,白芷5分,甘草2分。功能主治破伤风,发热。用法用量栝石

  • 清凉膏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八:清凉膏药方名称清凉膏处方栀子仁7.5克黄连7,5克(去须)生地黄60克葱白10枚(擘)白芷7.5克 黄蜡15克 清麻油120克制法上药细锉。于油锅中煎,以地黄焦黑为度,绵滤去滓

  • 白豆蔻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豆蔻散药方名称白豆蔻散处方枇杷叶(去毛.微炙)、白豆蔻(去皮)、陈皮(去白)、川芎、甘草(炙),各一分;干木瓜、人参、黄蓍,各半两。炮制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治小儿脾

  • 大麻子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大麻子赤小豆汤处方大麻子(熬)5升,赤小豆5升,生商陆2升(薄切之),升麻4两,附子(炮)3两,射干3两。功能主治疮痈毒气深重,毒肿无定处,或涩恶寒,或心腹刺痛、烦闷者。用法用量以水4斗,煮诸

  • 大玄胡汤

    药方名称大玄胡汤处方莪术、三棱、当归、芍药、官桂、槟榔、厚朴、木香、玄胡、大黄、桔梗、川楝子、川芎、甘草(炙)、黄芩。功能主治破滞气。主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