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安神丸

大安神丸

世医得效方》卷十一:大安神丸

药方名称大安神丸

别名大惊丸(《世医得效方》卷十一)。

处方人参(去芦)茯苓各15克甘草30克(炙)僵蚕(去丝)7.5克白术15克(煨)桔梗尾7.5克 辰砂15克全蝎5个(去毒)金银箔各6片麦门冬(去心,炒)木香各15克酸枣仁30克(汤去皮、壳,始粉炒)大赭石15克(酣煮)

制法上药为末,水丸或蜜丸。

功能主治安神定惊。主小儿心热,夜啼烦躁。

用法用量急惊潮热,竹青、薄荷叶煎汤下,夜啼,灶心土煎汤下,伤食,荆芥煎汤下,疹痘,蝉蜕(去足,翼)煎汤下;搐搦,防风煎汤下;常服,金银薄荷煎汤下,慢惊,冬瓜子仁煎汤下。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一

《得效》卷十一:大安神丸

药方名称大安神丸

别名大惊丸

处方人参(去芦)半两,茯苓半两,甘草1两(炙),僵蚕(去丝)2钱半,白术半两(煨),桔梗尾2钱半,辰砂半两,全蝎5个(去毒),金箔6片,银箔6片,麦门冬(去心、炒)半两,木香半两,酸枣仁1两(汤去皮壳),蚌粉(炒)半两,大赭石半两(醋煮)。

制法上为末,水丸或蜜丸。

功能主治安神定志,去惊。主心热夜啼烦躁;心疳面黄脸赤,烦满壮热,心躁口疮,虚惊。

用法用量急惊潮热、竹青、薄荷叶汤送下;夜啼,灶心土煎汤送下;伤食,荆芥煎汤送下;疹痘,蝉退(去足翼)煎汤送下;搐搦,防风煎汤送下;常服金银薄荷煎汤送下;慢惊,冬瓜仁煎汤送下。

凡惊风己退,神志未定,加琥珀3钱(别研),远志半两(去心),姜汁(炒焦为度)。

摘录《得效》卷十一

猜你喜欢

  • 参苓饮

    药方名称参苓饮别名参苓散处方茯苓3两,人参3两,白术3两,枳实(麸炒,去瓤)2两,橘皮1两半。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胸中停痰宿水,自吹出痰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水2盏,加生姜3片

  • 解酲止泻汤

    药方名称解酲止泻汤处方白术1两,山茱萸1两,茯苓1两,柞木5钱,黄连3-5分,白芍5钱,附子1分。功能主治大补脾肾,解其湿热之毒。主酒湿伤脾肾,终年饮酒,不知禁忌,逞醉入房,过于泄精,久则脾气大伤,变

  • 艾烟丸

    药方名称艾烟丸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14粒,胆矾(研)半豆许,铅丹(研)半两,腻粉1分。制法上药再同研匀,入粟米粥和,以艾烟熏之,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赤目。用法用

  • 健脾丸

    《中国药典》:健脾丸药方名称健脾丸处方党参200g白术(炒)300g陈皮200g枳实(炒)200g山楂(炒)150g麦芽(炒)200g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炮制上六味,粉

  • 贝齿膏

    药方名称贝齿膏别名贝齿汤处方贝齿4个(烧作末),葵子1升,石膏5两(研),滑石3两(研)。功能主治妇人结气成淋,小便引痛,上至小腹,或时溺血,或如豆汁,或如胶饴,每发欲死,食不生肌,面目萎黄。用法用量

  • 接骨效方

    药方名称接骨效方处方山栀(生为末)5分,飞罗面3钱。功能主治折伤;跌打伤损,逆气作肿,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姜汁调和,搽患处。1夜,皮肉青黑是其验也。治跌打伤损,逆气作肿,痛不可忍者,用栀、白面为末,井

  • 百草散

    药方名称百草散处方四方草木茎叶各半把。制法上于5月5日平旦,使4人出4方,各于5里内采1方草木茎叶,每种各半把。勿令漏脱1件,日正午时细切碓捣,并石灰极令烂熟1石,草断1斗;先凿大实中桑树,令可受药,

  • 保元托脓散

    药方名称保元托脓散处方黄耆、当归、僵蚕、白芍(炒)、防风、丹皮、桔梗、陈皮、甘草、糯米。功能主治小儿痘疹火症,在六七八九日,曾用凉血解毒之药,毒气稍退,颜色少淡者。摘录《幼科直言》卷二

  • 罢搐散

    药方名称罢搐散处方蜈蚣1个(全用),蝎7个(头尾全者),朱砂半钱,麝香半钱,雄黄半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搐。用法用量每服1字,油酒调下。摘录《鸡峰》卷二十四

  • 石南散

    药方名称石南散处方石南叶15克 仙灵脾15克蛇床子15克制法以上三药,同研细末。功能主治治肾虚阳衰之外阴白斑症。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3克。亦可改为汤剂煎服。摘录《妇产科学》